杨佩瑶抿嘴笑笑,“娘,要是大哥去龙泉,就让大嫂跟着一起呗。说不定过两年我能多个小侄子。” “再说吧,你大嫂娇生惯养长大的,谁知愿不愿意去那里受苦?” 太太又叹声,径自往三楼走。 杨佩瑶回到自己房间,寻刀子削好铅笔。 离八月三十考试还有十八天时间,她要列个计划表,把要复习的书目通读一遍。 英文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只需把每课词汇过一遍就可以,她相信自己的实力。 数学应该也还可以,虽然大学里的高数都是老师高抬贵手才通过,但她毕竟经历过高考,底子还在,而且初中数学不会特别难。 重点复习的只是国语。 课文要读熟,那些繁体字即便不会写,至少得认识。 翌日,杨佩瑶起了个大早,快手快脚地洗把脸,把头发扎成个马尾,就到房间附带的小阳台上读课文。 一楼小花园里栽了十几竿翠竹,刚巧伸到二楼阳台旁。 晨阳斜照在竹叶上,碧绿欲滴。 时辰尚早,风略略有些清凉,扑面吹来,令人神清气爽。 按照杨佩瑶的经验,初中升高中,考的内容大多以初三学过的知识点为主,因此她先从国三的国语书开始读。 朗读有助于培养语感,尤其做客观题的时候,即便读不懂题干的意思,凭借语感也能选中正确答案。 杨佩瑶一边读一边把不认识的字词用铅笔圈出来,打算请教太太。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一个小时。 春喜敲门喊她吃早饭,杨佩瑶答应声,感觉嗓子有点哑,连忙喝口水润了润,换过身上睡袍,这才下楼。 人差不多都到了,杨致重和杨承灏以及杨承鸿都在,难得的齐全。 饭菜也丰盛,单是粥就准备了两样,还温了牛奶。 一大家人鸦雀无声地吃过饭,周妈跟春喜将碗筷杯碟撤下去,杨致重清清嗓子宣布道:“承灏要调任龙泉,下周就走。” 太太面色淡然,四姨太也不意外,想必事先已经听说过。 二姨太跟三姨太都是一脸惊讶。 三姨太问道:“杭城待得好好的,怎么想起去那个犄角旮旯的地方,都是山路不好走,去一趟得一天一宿的路程吧?” 二姨太则问:“大少奶呢,也跟着去?” 杨致重冷声道:“承灏去剿匪平寇,还能把婆娘拴在裤腰带上?” 那就是不让陆秀玫跟着了。 杨佩瑶偷眼看去,陆秀玫双手捧着茶盅,目光直盯盯地看着茶水,像是要看出个花儿似的。 表面看着没什么,心情应该会难受吧? 她是大家庭长大的老派女子,一向讲究温良恭顺,杨致重发话不许去,她势必不敢违抗。 可夫妻俩分居两地算什么? 杨致重跟太太都才四十多岁,用不着儿媳妇伺候,又没有孩子拖累。 况且,陆秀玫不过去,杨承灏没准儿会在当地纳个姨太太,这不是硬生生把一对夫妻变成怨偶吗? 不管古代还是现代,异地总是不靠谱。 正思量着,听到杨致重吩咐杨承灏这几天把军需处的公事交接完毕,吩咐太太给杨承灏准备简单的行装。
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