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他一般,还有竹杆等一共十人,都是脱离了生产,每天有自己的事情。 除去这些外,每天回来还要学习算术和识字,初时有孩童调皮顽劣,不服管教,不愿意学习。 不过林风一句话,让老师安排每天考试,每天都考前一天的内容,答不上来的,就直接不让吃饭。 事情立马就解决掉,如他一般大的孩子,哪怕是再顽劣,也是深知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读书识字,那是家境殷实人家的孩子才会有这样的机会,就算是这样,也未必舍得送去。 真正掌握知识的,都是大户人家,官绅得豪族的专利,他们区区孤儿如今竟也有这等机会,不懂得珍惜的,就真的是蠢才。 慈幼堂的孩子们学得特别认真,越大的越认真,每一个人都无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现在的好日子,不代表未来就永远是你的,因为林风说过,未来做事的人,都必须识字和会算数。 学到了知识,那就是自己的,总有一天会脱离慈幼堂,走出去独立,有了知识那就有了底气。 慈幼堂的风气改得很快,在基于现实的需求,以及未来的展望下,大小孩子都不再似往日一般玩耍。 而是捧起书本,看书认字,院子里玩耍的孩童,开始用树枝棍子一类,在地上写写画画,不时沉思状。 每每有记忆模糊,不确定之处,就聚一起讨论,询问。 以至于慈幼堂愣是变成一间学堂,请的那名黄先生也不是什么有才学之人,连秀才都不是,只是读过些书,没获得过功名。 价格是一两银子一个月,也就相当于一千文,在这个时代,也算得上是高薪。 慈幼堂的教助才八文字一天,这先生一天就三十多文,这就是文人与普通人的区别。 掌握着知识,哪怕是最低等的文人,做最简单的教书先生,最低的收入,也足有三十多文。 这位先生肚子里的墨水有限,所读过的书,也不过是十余本经义,典型的寒门学子。 不过,这些孩子也不会去参加科举考试,只是要求能认字算术就行,这年头没文采也有没文采的好处。 林风要求他教什么,就教什么,教起算术来一点心里负担也没有。 换了其他夫子,你胆敢插手他的教学方式,分分钟摞挑子不干,而且这个年代,稍有点儿功名的读书人,都不大注重算术。 首先攻读的都是圣贤文章,教书也是如此,算术什么的,被视为旁文杂学,就差没被列为奇淫巧技。 反倒是底层的这位读书人接地气,懂得学以至用,不用拘泥于那些。 一个多月过去,林风的身体在本源世界的反哺滋养之下,不但恢复过来,也在慢慢地蜕变,不过还不甚明显。 他弄了一套配套的拳法,每天都打上一遍,顺便还给保安队量身定做了一套。 虽然来到这里是休息,不再刻意追求什么力量,霸权,不过那也不意味着随波逐流。 弱小之人,寸步难行,这放在哪个世界,都是通用的道理。 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