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也没什么区别。他不希望自己干干净净走了一遭,临老反而被牵扯到这些事情里。 可关靖泽的执着劲打动了他。 关靖泽写来的“信”他都看过,首先让他注意到的是那一手好字。这年头注重这个基本功的人越来越少,不少后辈、不少官员给他写东西时字体软趴趴的,没点儿劲头。关靖泽的字却颇有架势,一横一竖都像是刀锋般遒劲,看上去就让人精神一震。 都说字如其人,从关靖泽写的字就能看出他的脾性。 更难得的是关靖泽的每一封来信都言之有物,条理清晰、论据充足,而且内容涉猎广泛,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几乎都有谈及,虽然有些观点在他看来还颇为生涩,可还是看得出这孩子是下了苦功夫去学东西的。 最令陈老动容的是关靖泽没满足于纸上谈兵,他还亲自去基层跑了许多回,通过实际的调研拟定发展方案。做完这些事后他不仅没有自满,还积极地讨要真正定案的提案来跟自己的思路认真比对,通过这样的比较来进行查漏补缺,再次修改方案。 陈老详细看过关靖泽的手稿,很多地方虽然不太成熟,但想法非常踏实,策划的内容大都步步相衔、层层递进。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反思、懂得改进,只要给他机会,他就能把自己磨砺得越来越成熟——这一点从他的几个修正案中可以看出来。 关靖泽同时还寄来了郑驰乐的手稿。 陈老对郑驰乐更为熟悉,知道吴弃疾对这个师弟非常宝贝,偶尔也会跟郑驰乐喝杯茶聊聊天。郑驰乐脑袋活泛,什么想法都敢往外蹦,这一点也体现在他写的发展方案上,比之关靖泽的稳妥和喜欢“保旧筑新”,郑驰乐的想法那叫一个天马行空。 而且这家伙看人特别敏锐,他甚至能拟出谁比较适合负责那一项工作——配上他那舌绽莲花的唬人功力,整个方案吹嘘得好像只要人人都投入一丁点力气就能迎来“大丰收”。 真是两个令人吃惊的孩子。 陈老虽然有心避嫌,但看到这样两个后辈他还是忍不住出面了——其实这是肯定的事,他的心思就像是痴迷于雕刻的玉雕大师看到了两块璞玉,少不得会动起亲自雕琢一番的念头。 陈老摆摆手示意关靖泽和郑驰乐两人在自己对面落座。 扫视了目光带着期待的关靖泽和郑驰乐两人一会儿,他说道:“你们的想法我都知道了。” 关靖泽稳住心神:“陈老……” 陈老说:“先别说话,听我说。”他先看向郑驰乐,“乐乐你走的路不一样,我不会严格要求乐乐做什么,不过如果你要向我请教的话,我随时都欢迎。每次看到年轻人的设想,我都想多活几个年头,瞧瞧你们能做出什么事儿来。”郑驰乐说:“陈爷爷你又不老,再活个几十年都不成问题!” 陈老拍了拍他的脑袋:“别油嘴滑舌的!” 郑驰乐笑眯眯。 陈老转向关靖泽:“靖泽你是想搞经济这一块,我确实可以领你入门。但是你要先想清楚,入了我的门就要能吃苦,我对待学生一向很严厉,这一点你去问一问就知道了。你学业之外的所有时间可能都要花到我这里来,你确定你吃得了这种苦吗?” 关靖泽正色说:“我不怕吃苦。” 陈老说:“那好,我就收下你这个学生。” 关靖泽麻利地喊:“老师!” 陈老一笑,把放在一旁的纸箱推到关靖泽面前,说道:“今天就先让你放松一下,你以前给我写的信我都回过了,等一下你拿回去琢磨琢磨,看完后就等于完成今儿的任务了。” 关靖泽:“……” 郑驰乐幸灾乐祸地瞅着那一大箱子“回信”直笑。 这还是放松的,你说关靖泽即将过上什么样的日子?可想而知! 可惜郑驰乐还没高兴多久,大门外就传来一声咆哮:“郑驰乐,你说要组织交流会,组织到哪里去了?” 来人正是何遇安。 韩蕴裳住了一个月后又回了首都,临别前跟何遇安说“就当我没找过您”,何遇安回了一句:“我本来就这么打算的。” 假期他就在淮昌大学开了个小班,带了几个留校的学生。 郑驰乐那家伙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愣是厚着脸皮挤进来偷师。 何遇安嘴上骂骂咧咧,心里却高兴得很,他就是知道郑驰乐这好学的劲头才故意在这时候开班引郑驰乐上钩的,郑驰乐的厚脸皮正中他下怀! 何遇安教学生的时候不藏私,郑驰乐混在几个比他大上几岁的学院生之间也学得认真,一来二去倒也真有点教与学的模样了。郑驰乐基础扎实,学什么都比别人快,动手能力又强,而且还能举一反三,何遇安越教越恨,怎么季春来就摊上了这么个好学生呢?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