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衣衫,还买了不少好菜回家。 余氏一大早来接人,结果扑了个空。在村里找了一圈,越找火气越大,看到母女俩回来,尤其在看到二人手上拿着的东西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早就说好的事,你们一大早去了哪儿?害我好找!”她上下打量了一眼母女二人,眼神里满是挑剔:“有银子就乱花,这是过日子的人?” 她伸手指着柳杏浑身上下:“娶妻娶贤,你容貌本就招人,再打扮成这样,外人一看妖妖娆娆,会认为你不是过日子的人。赶紧给我换了,穿一身布衣去顾家相看!” “一会儿少说话,多做事,免得被人看不起。” 楚云梨颇有些无语,在余氏伸手来拉人时,一把拉住了柳杏:“母亲,姑娘家爱俏,我们能让自己穿这些鲜亮的衣衫,为何要穿那灰扑扑的布衣?要是顾家娶媳的要求就是一身布衣的话,那杏儿肯定是不合适的。不合适的人,咱们没必要见,免得落下了一个挑剔的名声。” 余氏柳眉倒竖:“早就已经说好了的事,人家还等着呢,怎么好改?” “是你自己说好的,我可从头到尾都没有答应过要相看顾家。”楚云梨强调:“我跟你说过,要等杏儿十七岁再说。” 余氏没想到这一回的儿媳这么难商量,当即沉下了脸:“我是杏儿的祖母,我不会害她。” “我是她亲娘,婚姻大事,该听从父母之命,我养她一场,对于她的婚事还是能做主的。母亲还是别操心了。”楚云梨顿了下,又补充道:“母亲要是真的闲得无聊,想给人做媒,大哥二哥家中都有年纪合适的孩子。” 真要是有劲儿没地使,找那两家去啊! 余氏听出来了儿媳话中对自己的嫌弃,当即就气笑了:“周青苗,倒是我小瞧了你。你要真这么硬气,以后别再登我的门。” 撂下狠话,拂袖而去。 明显是动了真怒。 边上的柳杏有些不安:“娘,奶她是不是生咱们的气了?” “她不受气,咱们就得受气。”楚云梨满脸不以为然:“你不用怕,我们母女又不端她的碗吃饭,管她高不高兴!” 到了下午,楚云梨听说余氏最后还是去了顾家,带的人却是柳二哥家中的小女儿,今年才十三岁。 事实上,余氏会这么热衷,是因为顾家给了她不少好处。 而顾家愿意给这么多好处,本身就是冲着有手艺的柳杏而来。结果余氏带去的是另一个孙女。村里的姑娘那么多,顾家又给了那么多银子,凭什么委屈自己娶一个普通姑娘? 如果他们真要是娶柳二哥的女儿,只派人上门去提亲,肯定能成。根本也不用这么费心。 两边弄得不欢而散,村里不少人都听说了这事,还议论了好久。 …… 经过此事,余氏彻底生了母女俩的气,好久都没上门。 楚云梨乐得清静,整日陪着柳杏。 这一日,忽然有一架绸缎马车进了村。 村里的牛挺多的,但都是用来耕地,偶尔才会有牛车去镇上。马儿对于村里人来说是个稀罕物,尤其这还是绸缎做棚的,就更稀奇了。好多人活了半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富贵的物件。 马车进村,引得路人纷纷侧目。不过,马车一直没停,车夫在左右观望,似乎是有些迷路了,想要问路又不太好意思的样子。 村里人不敢凑上前询问,只远远观望。 很快,马车在柳家老三的小院子外停下。 彼时,楚云梨站在院子里打扫,听到动静抬头一瞧,看到马车后,丝毫都不意外。 那个车夫跳下马车站在篱笆院外,笑着打量园子里:“小嫂子,这里是哪儿?”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