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的时候。 塞曼发现将原子置于磁场当中,它的某些谱线就会从一条分裂为三条。 这称为(正常)塞曼效应。 然而1897年初。 普雷斯顿发现磁场中的原子谱线的分裂数还可以不是三条,于是它就把这叫做反常塞曼效应。 正常塞曼效应可以由磁场中玻尔原子的能级分裂解释,但这会推导出谱线分裂数只能为三条,不能为其他的数字。 这样一来,反常塞曼效应就变得难以理解。 接着在1922年。 斯特恩-盖拉赫实验验证了原子角动量的量子化,但这仅仅是此实验的重要结论之一。 它的另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在实验中出现了与玻尔理论不符的偶分裂数结果——这暗示了半整数量子数的存在。 为了解释反常塞曼效应以及斯特恩-盖拉赫实验的疑难,25岁的古兹密特和乌仑贝克提出了粒子自旋的概念。 这个概念最初遭遇了大量的非议和抨击。 但在被一个个项目组先后验证成功后,它迅速成为了粒子物理的一个重要参数。 当时古兹密特和乌仑贝克在四个月内,被从异端变成了物理学界的未来之光。 他俩的老师叫做艾伦菲斯特,而艾伦菲斯特又是玻尔兹曼的学生。 于是当时玻尔兹曼这一系几乎人人都在狂欢,高呼重铸玻尔兹曼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但是…… 谁都没想到的是。 如今快40年过去了,粒子自旋依旧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这个成果没有得奖的原因很简单: 物理学界没有更深入的现象或者数据去证明它的价值配得上诺奖。 没错。 从自旋被证明之后,它的理论几乎停滞了四十年…… 后来古兹密特进入了曼哈顿计划组,战争结束后四处奔波。 如今如果不是亲近的熟人,已经没多少人记得这个小老头当年也是个少年大帝了。 更重要的是…… 不同于好友乌伦贝克的豁达。 古兹密特始终将自己没有获得诺奖视为遗憾。 毕竟这奖项和什么x鸡奖之类的相比还是有区别的,终究还是代表着学术的最高峰。 古兹密特甚至在数年后很是悲观的写下了一句话: 【因为缺少那个荣誉(诺奖),我将死不瞑目】。 而如今随着这篇论文的出现……或者说随着约翰的提点。 古兹密特忽然意识到了一件事: 这个叫做元强子的模型在宇称这部分的解释上,其实是在对粒子自旋做了一个释意! 也就是内禀角动量的数值会直接影响某些粒子的分态,也就是论文里提到的简并压力! 而有了这么个模型支撑,粒子自旋的重要性便会瞬间提高一大截。 诚然。 这篇论文一旦被证明为真,那么当年的诺奖必然会授予论文的发布者。 但另一方面。 古兹密特本就无意去争夺获奖的先后位次,他在乎的只是诺奖本身而已。 不管是三年后、五年后、还是十年后。 只要在他活着的时候能拿到诺奖,他就知足了。 况且…… 这种前人提出理论没被重视、但被后人某些研究而间接证明重要性并且最终获奖的例子,在诺奖历史上也不是没发生过。 比如说瓦尔特·博特获奖的符合方法。 符合法最早的发明时间是在1924年,它是最早的与逻辑门电路之一。 但直到爱德华·米尔斯·珀塞尔和菲力克斯·布罗赫发现了核磁共振在1952年获得了诺奖,瓦尔特·博特才在两年后跟着得到了这个至高荣誉。 没办法。 物理学就是如此。 很多成果在没被发现价值之前确实不够诺奖,哪怕是2023年都还必然存在着这种情况呢。 更别说这篇论文还能为《physical review letters》带来大量的关注,这对于古兹密特而言同样是个很大的助力。 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