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奕率领下的这个都,立了头功。 杨奕的调令申请也随着军功上报,一起到了枢密院。 很快,结果就下来了,杨奕荣升为指挥使,被调派到凉州。 十八岁的指挥使,非常少见。 这一年,是整个大宋西北军最重要的一年。 岳飞在西北采取了很严格的军政,一时间,得罪了大一批人,不少基层军官和中层军官被肃清。 加上西北战区在不断扩充人数,帝国军事学院派过来的军官因为缺乏经验,暂时不能直接管理军队。 像杨奕这种,又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操经验,并且实操中还获得了惊人成绩的人,是很受欢迎的。 甚至在军督府的名单中,也将杨奕列为重点考察对象。 赵桓不止一次强调过,用人不以年龄定论。 他经常拿霍去病和周瑜举例子,当年的冠军侯霍去病十七岁就大破匈奴,二十一岁就封狼居胥。 年轻人应该有更多的机会。 一个组织,打压年轻人,或者年轻人没有出头的机会,这个组织是没有活力的,也是没有未来的。 听说杨奕被调走,赵谌很失望。 他很欣赏杨奕的才能,但没想到杨奕要被调到西北了。 这一日,在崇国公的军营中,来了一个九岁的孩童。 很奇怪,这种军营中为什么会出现一个九岁孩童? 这个孩童不是一般人,他是太祖后裔,越国王室。 他就是赵昚! “昚参见崇国公。” 一边的赵子崧也道:“见过崇国公。” “越王客气了,越王找我有何事?” 一边的赵昚抢过话来道:“崇国公,并非我们找您有事,而是您有大事要发生。” 赵谌一脸疑惑和不以为然地看着赵昚。 这个九岁的小毛孩知道什么? 胡说八道! “不知这位小兄弟此话怎讲?” “崇国公,当今大宋变法已有8载有余。” “没错。” “请问崇国公,现在的大宋,是您真正想要看到的大宋吗?” 赵谌看着赵昚一双明亮的眼睛道:“你什么意思?” “朝廷重商,非常明显,商人之本质在于追逐利益,置圣贤礼义廉耻于不顾,败坏风气。” 这话算是说到赵谌的心坎儿上去了。 他就是这么认为的,只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也学会把想法藏在心里。 “崇国公,不知是否想继承大典?” 赵谌神色微微一怔道:“自然是想的。” “但崇国公对新法带来的弊端又是不愿容忍的。” “唉,不说也罢。” 赵子崧连忙鞠躬道:“还请崇国公救我大宋!” “族叔,您这是何意?” “如今新政凶残,败坏民间风气,民只识利益,鼠目寸光,如若长此以往,大宋必然坠落。” “那我该如何做?” “崇国公不必担心,崇国公能成为太子,一切都只是小事。” “那如何成为太子?” 赵昚与赵谌做了简单的了解,随即双方了解。 “天子便是上天的儿子,是同龄人间的禁忌,也是小孩的禁忌。”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