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种树的重要区域是在西北,为此,张叔夜还专程到了西北,找人开始对关中地区进行考察,第一阶段是恢复唐朝以前的植被覆盖面积。 在第一个阶段需要二十年时间。 要做这样一件事是离不开政宣司在民间大肆动员的。 不过,这件事只是靖康六年的一个插曲,并没有在这一年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准确的来说,只是皇帝为大宋的未来布下的一个局。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在粮食产量逐步稳定的大环境下,生活必需品之一的衣服都是这一年大宋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民间的布行生意,在这一年开始集中爆发,燃起这团火焰的首先是东京城。 出现这一盛况的根本原因是朝廷新政这几年在民间积累了一些财富,东京城的温饱问题是最先解决的。 据徐处仁提交上去的汇报来看,东京城的百姓,十有八九是能够吃饱饭的。 只要是一个有手有脚的成年人,只要不懒,都可以靠劳动来养活自己。 这一年的商人们,才真正感受到了朝廷新政带来的好处。 比起消费大幅度被拉动起来,涨的那些商税已经不算什么了。 而彻底改变大宋商业生产基础的华兴纺车也在这种环境下横空出世,与蒸汽机一起拉开了大宋第一次工业革命。 当军器监已经开始在着手制造铁轨蒸汽机车的生产模具的时候,没有多少人在意的永盛庄园,却已经在东京城外买下了一大片空地,建起了生产一种叫做华兴纺车的制造厂。 而这个时候,在新政下受益最大的张记布行并不知道,它的末日已经来临。 仅仅只是一个月之后,李氏布行的出货量突然暴涨。 因为市场需求过大,在短短一个月之内,还尚未影响到张记布行的生意。 但是,在出货量有了保障的情况下,店面的资金流水账目变得非常漂亮,李秋娥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开始扩充门店。 又在永盛庄园的帮助下,李氏布行的扩张变得非常顺利。 四月的时候,李氏布行已经在东京城开了三家店,并且刚刚购买了第四家。 直到这个时候,张记布行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虽然他们的售货量依然在增长,但眼看一个强大的对手就这样崛起了,张清远开始坐立不安。 为此,张清远派人以雇工的身份潜入李氏布行的织布厂,带回来的消息震惊了张家所有人。 张清远连夜拜访顾永志,并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告诉给了顾永志。 顾永志在张记布行是有十抽一的股份的,虽然这事没有在商部做登记,但暗地里是有分润。 他怎么会允许有人在他的口里来夺肉,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将李氏布行的纺车制造工艺偷过来,然后立刻去商部登记专利权。 偷学纺车的制造工艺,这件事并不难,张清远只需要派一个专门制造纺车的工匠过去,伪装成雇工,几天之内就可以学到。 张清远从顾永志那里离开后,连夜就开始找这样一个人,第二天这个人就去李氏布行去谋职,第三天就将华兴纺车的图纸给送了出来。 而张清远则在第三天正常办公的时间,去了一趟商部的商务司,那里是专门做专利登记的地方。 商务司的员外郎叫程旭,当他将华兴纺车的图纸成交上去的时候,当场被驳回来了。 理由是,这种纺车已经被华兴商社登记过专利。 张清远当场犹如晴空霹雳,他慌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