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347章 皇权下乡


下,臣立刻便出发前往江陵府,若是不将此事查明,臣提头来见!”

    赵桓道:“不必劳烦刘御司,此事涉及到大宋邸报,交给石子明去处理吧,朕会让大理寺去协助他!”

    皇帝的意思也很简单,刘彦宗你盯好六品以上的官员就行了,死了一个邸报的人,你如此兴师动众,是不是忘记自己身份了?

    郑闽买凶杀人,现在无任何凭据,难道朕要因为一封毫无凭据的举报信,动朕的封疆大吏?

    还是你想去把这件事给朕办成惊动朝堂的大案?

    显然皇帝是不愿意将这件事闹大的。

    即便郑闽之后真的有罪,那也是铁证如山了。

    而且这事还要综合衡量!

    “徐相公,回去歇息吧,好好保重身体,朕还有太多事需要你。”

    听完皇帝的话,徐处仁一颗悬起来的心也稍微落下去。

    他颇有些感伤,语气悲伤:“臣有罪!”

    赵桓走过去,搀扶住徐处仁:“徐相公乃是朕的治国贤相,如今大宋正是百废待兴,徐相公放手去办,有你在,朕放心。”

    徐处仁感动得老泪纵横,差点就跪下:“谢陛下信任!”

    “你我君臣相知,何须如此,快回去歇息。”

    徐处仁离开后,刘彦宗厚着脸皮依然待在这里。

    皇帝既没有说他怼徐处仁怼得不对,也没有说对,反正就是不表态。

    不表态就是默认,默认的不是徐处仁有罪,默认的是刘彦宗怼得好。

    但是不要怼过了,不要影响大局。

    郑闽现在不懂随便乱动。

    朕现在到处都要花钱,江陵府的局面一片大好,每年给朝廷的账目非常漂亮,此事你不要乱动!

    皇帝的意思,刘彦宗心中清楚了。

    刘彦宗心中也在感慨,他的确想安插自己的人去江陵府那种好地方,但难啊!

    郑闽是能吏,皇帝不可能冒风险随便换人。

    刘彦宗脑子里开始打起来路的主意。

    好歹他来大宋已经第五个年头了,也该在大宋深植自己的亲信了。

    这是大宋朝堂上,派系之间的轻微摩擦。

    但地方上,因为洪灾,大量灾民南迁导致的当地社会动荡的问题的确存在。

    第二天,皇帝依然睡到下午才醒。

    吃了饭后,便更衣接见了翰林学士石洵。

    “子明,江陵府凶杀案你知道了么?”

    “陛下,大理寺卿已经跟臣说过,臣一定查一个水落石出。”

    赵桓手里一边摆弄着一个大宋最新的战船模型,一边喝着茶道:“那就辛苦你走一趟了。”

    “为陛下办事是臣的分内职责!”

    “子明,朕有一事不明,你来告诉朕。”

    “陛下有何事,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你如何看到江陵府灭门案?”

    “那杀人之人触犯大宋律法,绝不能姑息,但执政者亦当反思,民不教化,为暴民!当以律法戒之,以教化德之!”

    石子明接着道:“同时,亦要使百业兴盛,若百姓有事可做,有固定收入,安家乐业,犯法之事,自然会减少。”

    “子明说得好!”

    赵桓之所以让石洵去查这件事,也是让他去地方上深入了解现在大宋的民情。

    大宋是读书人最多的一个朝代,大宋以前,知识被世家垄断。

    但是到了本朝,寒门出宰相已经见怪不怪。

    不过从整个的人口来看,读书人还是太少了,教育依然不够。

    法律是道德的最后底线,文化素养不能杜绝犯罪,但是可以大大减少犯罪率。

    这也是石洵的重任。

    “子明,第一批大学的学生已经完成学业了吧?”

    “回陛下,今年恰好是第一批大学的学生完成学业之年。”

    “凡是有大学文书之人,优先进入朝廷相关部司任职,想办法也向民间商社引入一批,此事你去与唐恪商议。”

    “遵旨!”

    “还有一件事,江陵府那灭门惨案,朕听说是当地有门有派之人!”

    “陛下,此事臣正欲与陛下言说,自两年前,朝廷平河东与河北内乱,朝廷对村镇的空中进一步加强,然其余各地,陛下之令,未必能达!其多因村镇乡绅、官员,与当地江湖豪强勾结,欺上瞒下,鱼肉乡里!”

    “四年前南方之乱,陛下重振南方,然县官及以下仍尸位素餐,陛下当严查之!”

    ?M.PARTSorDEr63.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