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父点了点头,又看向谢承,这回让刘管家儿子随你去一趟,在金陵买个宅子。你若是中举,下半年也得去国子监读书,置间宅院方便些。 虽然只有每年乡试的前六名可以直接入选金陵国子监,其他举人需得参与选拔方可入学,但谢父显然认为谢承无论如何也能入选。 谢承眸光闪了闪,答道:是,儿子不会让父亲失望的。 他知道父亲原本看不上段家,尤其是看不上段母的做派,本来是不想把阿姐嫁过去的。 但是看在段书文同阿姐两情相悦,又几分才学的份上,才顺了阿姐的心意。 可这几年姐夫一直没考上,还让阿姐过得不顺心,父亲心里其实是不满的。 父亲并未要求姐夫高官厚禄,只是希望他能照顾好阿姐罢了。 但对他的期望更高一些。 前世他固执放弃科举,又不肯娶妻生子,确实让父母失望不已。 这辈子他贪心想求个两全法,既不让父母的期盼落空,也不弄丢他的宝贝。 至少成全父母让他为官的期盼,往后再从族中过继一个孩子到膝下,为谢家铺好路。 没一会儿,午睡的段启轩醒了,被婢女抱来找娘亲。 娘亲,外公,外婆,舅舅他还没醒透,揉着眼睛软软糯糯地喊人,把谢母稀罕得不得了,接过来抱在怀里。 段启轩眨着圆润的大眼睛,朝谢母甜甜地笑,逗得谢父跟着弯起唇角。 谢承望着眼前的天伦之乐,目光变得柔和。 只是又想到前世姐夫连续落榜又病倒,原本聪慧的小外甥变得木讷又怕生,待谢父谢母也不亲近,总是一副怯怯的模样,便觉一阵心酸。 谢承低头抿了口茶,假作不经意道:说起来,启轩也到了启蒙的年纪,阿姐可同姐夫商量过如何安排? 说到这个,谢桑柔面色沉了沉,但很快收敛,没让段启轩看见。 婆婆说如今还不急,等书文高中,将启轩带去京城求学。 谢母听了一怔,捂住了段启轩的耳朵,那也不能就这么耽误下来,孩子这会儿正是启蒙的好时候。 况且,段书文能否高中尚未可知,便是中了,举家迁往京城安定下来也得明年下半年了。那会儿启轩都快五岁了,虽然也不晚,但到底是蹉跎了光阴。 小启轩被捂着耳朵,懵懵懂懂地看向娘亲。 谢桑柔揉了揉眉心:所以如今我在教他识字,也在给他打听合适的启蒙先生。 谢父皱了皱眉,对谢母道:改日你去同亲家母商量,让启轩到谢家族学启蒙。 谢母在这事儿上也强硬:嗯,我去同亲家母说。 见父亲母亲有了主张,谢承放下了心。 夜里送谢桑柔和小外甥回段府后,谢承又让识墨给琅云阁的掌柜传了一封信,让他留意段府的消息。 有些事阿姐也许没有放在心上,但他不得不留意。 第二天一早,姜羡余来邀谢承,同他一道搭船前往金陵。 第二十七章 今生:金陵再遇任大宝!你欺人太甚! 中元节过后,天气转凉,谢承他们出发这日还起了些雾。 扬州书院这回有十二个秀才参加乡试,其中有五个与谢承同行,又各自带了书童或随从。 加上陪考的陈夫子,以及姜柏舟、姜羡余这边的镖师,一行人直接包了一条船去金陵。 覃云汉和温清跑来送行,拉着姜羡余说他不讲义气,竟然背着他们去金陵玩,留他们两个在学海苦作舟。 姜羡余指了指那头镖师刚搬上船的一个小箱子。 覃云汉、温清:? 姜羡余;刘夫子给我布置了半个月的功课。 覃云汉、温清: 两人回头怜悯地看向姜羡余,温清拍拍他的肩,辛苦了。 可我还是没懂,谢师兄去考试,你干嘛非要跟去?覃云汉不解道。 姜羡余眼中闪过一丝心虚。 姜父姜母知道他和谢承要好,却也不太理解他为什么要跟着去金陵。只是纵惯了他,就当放他出去玩。 同谢父谢母的说辞都是姜柏舟正好要去金陵办事,带姜羡余去历练。 换做外人,只会更加纳闷。 覃云汉道:我知道你俩好得能穿一条裤子,但又不是真穿了一条裤子,你去了难道还能陪他进号房? 姜羡余: 温清听不下去,捂住了覃云汉的嘴,小余他好不容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