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矛盾让研究组非常无奈。 其实研究碰到问题也是很正常的,若是没有光压发动机研究组做对比,陈佳禾自认为一点儿都不会担心,一项研究持续几年时间也不长,针对的还是反重力太空飞船,即便是各项技术有一定的基础,五年内能够制造出来也很了不起了。 针对全世界的太空技术来说,制造出反重力太空飞船绝对可以用‘遥遥领先’来形容。 只可惜,对比是存在的。 光压发动机是更大型的研究,甚至可以说大型上十倍、几十倍,采用的还是全新的技术,没有任何可参考的设备、实验、数据,就完全是依靠新技术研究出来的,从基础理论到制造全部都是新的。 这样一个超大型的研究,制造出来的第一台样机,都已经要进行太空测试了。 刚过去的测试,飞行高度超过了80公里,距离百公里的太空已经很近了。 对比一下,反重力飞船就连第一台样机都没有组装好。 双方的进度差距太大了。 问题就在于,反重力飞船的研究要容易很多,说白了就是空舰系列飞碟换上霍尔推进器而已,从技术层面考虑,没有任何无法突破的难关。 每当想到这一点的时候,陈佳禾就不由用力揉着额头,“差距真是太大了,他们的进度也太快了,不愧是王院士啊!” “唉~~~” “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那么复杂,竟然还有了引力场技术,也怪不得朱老师总是不满意。” “太难了!” 陈佳禾感觉研究就像是在跑马拉松,他自己轻松跑一跑,不管用时多少总是能到终点的。 结果出现了一个世界冠军的对手,就让人感觉非常的无奈,甚至根本无能为力。 最终只能一声长叹气。 很快。 陈佳禾的感觉就变成了紧张,因为他得知王浩要来反重力飞船研发基地进行参观。 说是参观,实际上就是考察。 航天飞船工业公司可能会成为航天局的‘大主顾’,后续双方会签订一系列的飞船合同,以此航天局才能售卖出很多类型的飞船来实现自主创收。 现在就感觉像是大主顾来看产品,而他们连产品都没有制造出来,还只是零散的部件而已。 但是,也没有办法。 陈佳禾只能带着其他人一起等在基地的门口。 王浩是很郑重的来反重力飞船研发基地考察的,他是来看一下飞船研究的进度,是催一下飞船的研发,毕竟空天母舰要搭载小型飞船。 若是小型飞船交付需要几年,甚至十年以上的时间,他们就要考虑自己研发了。 这个时间是等不了的。 王浩不止是自己来了,他还带上了朱启强,臧春来,当然也少不了航天局的代表周昌元,整个考察团有十几个人,每一个都是重量级的人物。 陈佳禾和贾树民,段家骢站在一起,后两人是反重力飞船的副总设计师,也就是研究组的二号、三号人物。 贾树民、段家骢,比陈佳禾的资历更高。 凭借已实现的‘登月计划’以及对于航天领域的贡献,他们不止评上了科学院的院士,还拿到了大礼堂的重量级贡献奖项,当然他们的年纪也都不小了,贾树民比较年轻也已经58岁,段家骢干脆已经64岁了。 这个养老的年纪,参与到反重力飞船的研发,贾树民、段家骢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几人在门口等到了考察团。 他们带着王浩一行人,对于基地进行了参观,并进入到各个实验室、装配间,详细介绍了反重力飞船的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