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824节


    其实就像是非专业选手进行打靶一样,装配100发子弹打中50发,就算是达标过关。

    很多时候,达不到达中50发的成绩。

    他们想到了解决方案,就是提供更多的子弹(增大功率),同时,还要扩大靶子的大小(外围金属柱扩大信号)。

    这个设计方案之下,子弹总数变成了200发,靶子也比原来增大了一倍,打中50发的概率就大大增加,可以说,已经能够制造稳定的一阶电磁波。

    当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设备耗损的功率实在太高了,而且设备本身占据的体积太大,大到无法正常使用的同时,效率还非常的低。

    沈会明思考着对何俊磊说道,“俊磊,你觉得王院士说的能行吗?一个星期,解决问题?”

    何俊磊只有三十出头,是团队年纪最小的研究员,他仔细想了一下道,“我也不清楚,那毕竟是王院士。”

    “如果排除是王院士呢?”

    “那当然不可能了,我们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解决。”何俊磊继续道,“但是这个因素不能排除,那就是王院士,王院士可不是普通人。”

    “你说的也对……”

    沈会明思考着点头,苦笑道,“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一方面,我觉得自己的专业性,我们的专业性受到了质疑。”

    “另一方面,那可是王院士啊!”

    “哎~”

    “看看吧,王院士有什么要求,我们就全力配合,我是真想知道,王院士怎么在一个星期内解决问题。”

    ……

    第二天上午十点钟,王浩才来到沈会明团队所在地,他让沈会明给安排了个办公室,还让几个技术组长都过来。

    然后,就让他们把资料找过来,帮着介绍设备和技术问题。

    其中包括所使用的电磁脉冲发射电磁波技术、一阶波释放的理论基础,装置设计的原理、构造,等等。

    王浩听了每一个部分的内容。

    这些内容当然不可能一天就全部了解,一直到第二天的时候,王浩还是过来听后续内容。

    整整两天时间,王浩对于一阶波释放技术,有了个非常全面的了解,也对于设计、设备有了详细了解。

    第三天上午,王浩依旧先去了办公室。

    包括沈会明在内的几个技术组长,都已经等在办公室里了,他们不知道今天还要了解什么内容,因为连装置的细节都已经讲完了。

    现在已经没有可说的了。

    他们私下里也讨论过,有些人对王浩就‘不看好’了,“我真没想到,王院士还真是外行啊。”

    “他昨天问我几个技术问题,都非常的基础。”

    “还有设计问题,有些是自然而然的设计,都是基础中的基础……”

    “就算全部都了解了,就能够解决问题吗?我们是电磁脉冲不稳定啊,这个问题,很复杂……”

    “是啊~~”

    沈会明也有类似的想法,但他不会公开说出去,也只是和何俊磊私下里说上几句。

    王浩可不管其他人怎么想,他来到了办公室以后,并没有再让其他人讲解内容,而是先粗略看了一遍资料。

    中途也查看了一下任务进度。

    【灵感:86。】

    “也快了。”

    王浩对于任务进度还是感到满意的,86点距离100点也不远了,再有几个‘改善想法’就差不多了。

    他开始了提问,“这两天,我对你们的技术和设计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我昨天仔细想了想,有几个疑问,你们谁如果有想法可以说一说。”

    “第一个就是,你们在场力内的设备,内部有三个不同的电磁场力,是做转换用?对吧?”

    他没等其他人回答,就继续道,“那三个场力,是否可以更换、调整一下?”

    有个研究员直接说道,“王院士,电磁场强度是我们计算出来的,这样的搭配可以最好的引导制造电磁脉冲……”

    “还有……”

    这个研究员解释的很清晰。

    王浩听罢点了点头,发现灵感值增加了两点,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琢磨着,“看来还是有人有其他想法,只是没有说出来。”

    他马上又换到下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考虑更换内部的一些材料?”

    有人又开口回答。

    之后王浩连续提问了好几次,问题包括,“转换器的功率是确定的吗?可以调整吗?”

    “电压是否可以调整?”

    “有没有考虑功率平衡性问题?我发现,内部电路几个部分,功率设定并没有规律……”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键。

    m.PARTsORdEr63.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