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军事观察团回到广州总结演习观感的时候,陈诚一语道出了大家闷在心里的话,“如果广东真是能拿出五个这样的师来,我看还是不要与之正面较量为好。” “陈长官说的极是。粤军的训练水平和战术的运用能力明显高于我们中央军,而且装备与比我们的德械师相比也胜之一筹,如果是一对一的打,我们必败无疑,以二对一,我们也没有胜算的把握。萌国兄你以为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总队长桂永清拉上36师师长宋希濂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我们与粤军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对各种装备和战术手段的有效利用方面。飞机我们有,但是敢在天上和步兵直接配合吗?山炮、迫击炮,甚至重炮我们也有,但是是能做到给步兵提供五十米距离上的火力支援吗?做个比喻,在同等条件下情况下,如果粤军能够发挥出装备八成的作用,我们最多也不会超过五成。这就是我看了演习之后得出的初步评价。”宋希濂用量的方式做出了比较。 紧接着桂永清再次发言道:“另外我还和谢昌云简单交谈了两次,我感到尽管他年轻的令人不敢相信,而且不是军校出身,但是无论在战役统筹方面、还是在战术细节方面都有十分深刻和独到的见解,对我们中央军的优劣也了如指掌。而且,粤军那些将领在他面前都不表现得十分顺服,看来是深孚众望。粤军能够几年内异军突起,超过了我们同样也是训练了几年的德械师,想来与这位总参谋长脱不了干系。 “我也有同感。能把他的治军手段让粤军接受并得到有效的贯彻,这个谢昌云确实不简单。如假以时日,谢昌云和粤军只怕更是远非今日可比了!”陈诚感慨之中看得更远。 “各位长官、学长,以卑职拙见,粤军军校种类之齐全,训练设施之完备,专业化程度之高,培养人才之多,航空学校有飞行学员数百,而装甲学校在校生竟达二千多以上。他们最先安排我们参观这些,而后又是在演习中尽展其优势,并以新型战车登场,其良苦用心就是想昭示他们的潜在实力。但卑职以为,粤军必定还会有所隐藏。其目前的真实作战能力和持续战争的潜力应该远超过要我们所看到的。”观察团中的一个黄埔四期的上校也颇有见地的补充到。 “如果粤军如此大力整顿军备是准备抵抗倭寇,那不失为国家之幸。但若是用于与中央政府抗衡,无疑是野心昭昭!”也有人不无担忧。 张治中急忙打断那人的话道:“各位,我们考察团赴粤目的,是从军事角度对粤军当前的实力做出如实评价,与其他方面无关。回南京之后,考察团将汇总各位所见向军事委员会呈递一份报告,如有不尽之处,各位也可以自行写出观感直接呈报。粤军确实有很多值得借鉴和耐人寻味之处,各位这两天不妨与同学故友多做交流,回去之后再做更深研究。” 在南京观察团研讨的同时,被人誉为“小诸葛”的桂系二号人物白崇禧,直接向陈济棠提出了请广东派人训练桂军,以填补桂系将全部日本教官遣散后的空缺。 对此陈济棠倒是很爽快的答应了,广西能下定决心与日本军方断绝往来,广东也不能作壁上观。但是对白崇禧进一步提出的希望谢总参谋长能率队亲往广西的要求,陈济棠还是以目前局势尚不明朗、广东还需要谢昌云坐镇为由而推辞了。 当晚,谢昌云特意拜访了陈诚,并赠送了一块夜光盘手表和一面粤绣,作为对他曾下令保护自己父母的感谢。陈诚推辞不掉只好收了,然后两人又在一起谈礼节性的交谈了十余分钟。 第一集团军对观察团其他成员也都备有薄礼,而作为校友或师生间的私人相赠也不少,探望及宴请也十分频繁。到了观察团要离开之时大家握手拥抱、个别的甚至洒泪告别,丝毫看不出有各为其主、在战场拼个你死我活的迹象。 观察团返回南京后,中央军就很快就停止了军事调动,已进至湖南的两个师也退回到了湖北咸宁。 接着在全国各政治势力的一再呼吁以及程潜、阎锡山、张静江等人的极力调停之下,南京、广东和广西三方代表于八月上旬在长沙举行了数轮三边和双边会谈,最终达成了互为妥协的协定: 粤桂声明拥护中央政府,接受政府对政务军务的全面监察指导,不受中央政府之命绝不出兵省外,一旦全面抗日开始,即以全部人力财力听从中央政府调遣。而中央政府同意两广暂时保持现状不变,并承诺日本若再进一步扩大侵略,中央政府将不再退让,即发动全国进行抗战。 两广危机不费一枪一弹遂告解决。 南京高层有人透露,广东内部政通人和、经济军事实力强盛,并始终没有与桂系结成真正的军事同盟,是蒋介石最终决定妥协的主要原因。 谢昌云随后就将两广危急化解的原因及过程电告了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