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了过来,盖的时候还做了个大改动,把中间的墙面换成了承重柱子,整个一通到头,显得也更宽敞了。 这边主要是以布匹、款式朴素价格便宜的衣服鞋袜、搪瓷制品、还有各种丰富特产副食品等等。 最东面单留出来一间开小吃店。 这间店一分为二,后头盘了个火烧炉,前头用来做小吃,主推酸辣粉,带着麻辣烫和卤蛋、卤豆腐。 而紧挨着小吃店的那间就是干货卖店,粉条、粉皮、晒干的海带、咸鱼、菌菇类的等等。 酸辣粉也算就地取材了。 布匹衣服之类的在西头,不会染上味儿。 不过这样一来就得再雇人,还不是一个两个就能解决的。 至于帮工的问题倒是不用太担心。 去年是出了个三不原则:不宜提倡,不公开宣传,但是也不要急于取缔。 严格上来说,针对的还是雇工过多的情况。 如果没人追究也不会有事儿,就怕被小人盯上。 今年政策又稍微松了松。 前几天,上头那位刚针对私营业主大量雇工的问题发了话,让那些担心的人不要怕,经营一段时间看一看,怕什么呢? 而这主要针对的也是几十、上百人的雇工数量。 连这个数都让放一放,看一看,他两边加起来也就二十来人的帮工数量,更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这边招人,除了会认字写字,还要会看秤。年龄上可以适当放宽放宽,但要手脚麻利,个人卫生要好。 有几个名额给了胡同里几个相熟的嫂子。 上回店里着火人家跟着忙前忙后,骆常庆也是个知恩图报的,提供一份工作,是最最实惠的回报了。 另外几位是张斌他大嫂王丽萍,还有张金海帮着介绍过来的军嫂和退伍兵。 退伍兵主要负责安保工作。 从国庆过后到现在,骆常庆除了出发进货倒货,就是忙活这事儿以及办理新的营业执照,办了俩,‘万嘉商店’一个,‘友嘉酸辣粉’个。 这俩名字是骆听雨起的,还道:“现在是万嘉商店,将来就是万嘉超市、万嘉商场……” 寓意也简单粗暴,开他个一万家。 友嘉酸辣粉契合了商店名里的‘嘉’字,友嘉,有家,寓意也不错。 就这么定了下来。 骆常庆带着闺女过来一起规划,把布局分好,就把买好加定制做好的柜台、柜子等等全部摆了进去。 店里的营业员也集体到位,开始正式上班,做开业前的准备工作。 酸辣粉店是三方合资,骆常庆带着丈母娘和老娘,丈母娘那份钱也是他出的,老两口这么操心劳力的帮他,一年也回不去几趟,得让二老多攒点傍身钱。 直接给他们肯定不要,花着也不自在,自己挣的就不一样了。 他跟着掺和倒不是贪图那两个钱,主要是为了掌握里头的平衡关系。 哪怕把他那一份给两边分了都行,他是担心合作时间长了万一有个啥矛盾俩娘再打起来。 邢爱燕也会去店里,不过她还得看孩子,以孩子为主。 所以小吃店主要还是廖春华管着,另外给她招了俩帮工,就是胡同里的董慧和齐爱云,两人负责打火烧,不忙的时候帮着洗洗刷刷,或者去前头帮着招呼。 他们也得做准备工作,火烧炉得试试,店里备的这些家伙什有哪里不称手的地方再调整调整。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