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完宁萱的毕业典礼,帮鲍鲍把毕业礼物送到美娜的手上,请过宿舍的同学吃饭之后,颜滟就离开厦门回到了温州。 六月底,高中同学都陆陆续续毕业了,要回来温州工作的也都回来得差不多了。 毕业以后没有选择回来温州的,大部分都留在上大学的上海或者杭州工作。 也有选择比较另类,准备要去深圳工作的。 比如,颜滟认的“弟弟”,文科二班的班长焦知非。 颜滟的这个“弟弟”,不知道应该怎么用语言来形容,最简单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描述应该是“作”。 作的女生很常见,但是作的男生,颜滟到目前为止,就只认识焦知非这一个。 此人作的程度,和鲍鲍送礼物的手笔一样,都是让颜滟叹为观止的。 高中的时候,好好的保送北大,硬是看不上专业,非要放弃了保送名额自己去考。 自己考也没什么。 焦知非最后的高考成绩,也确实超过了北大在浙江的录取分数线十好几分。 可是他作啊,他不报北大报人大。 报人大也没有什么。 但他一整本志愿,就只报人大这一个学校。 又在专业志愿里面孤零零地填了唯一的一个新闻学,还作得不能再作地选了不服从分配。 按理说,以焦知非的高考成绩,报哪儿都是没有问题的,北大都能上,还有哪儿上不了? 可是呢,焦知非报的这个人大新闻学,在整个浙江省就只有一个名额。 焦知非知道自己分高,去人大简直有点“屈就”的意思,一个名额又如何,反正都是他的。 然而,很不幸的是,那一年还有另外一个怀揣新闻梦想的浙江考生。 另一个“大牛考生”的成绩,比焦知非的高考成绩高出了一分,和焦知非一样填报了新闻学。 人大牛不仅考得比焦知非好,还填了服从分配。 高出一分不算多,但足以拿下浙江唯一一个人大新闻学院新闻学的名额。 焦知非作得他自己,直接从温州中学数一数二的文科考生,变成了高考的落榜生。 即便是这样,焦知非仍然不觉得自己填志愿的方式作。 他的想法是,去不了自己喜欢去的学校,想要学的专业,大不了就去复读。 颜滟和焦知非是初中的同班同学。 可能是因为焦知非的思维方式从小就异于常人,所以,颜滟在初中里面被所有的同学针对的时候,焦知非也是唯一一个“异类”。 他不仅没有针对颜滟,还认了颜滟做“姐姐”。 无比作的焦知非,其实比颜滟还大了快一岁。 两个人的姐弟缘,从初中入学的第一天就已经开始了的。 初中的时候,颜滟家已经不住在厂里,所以,颜滟也离开了“郊区”的学校,到市区开始上初中。 初中没有一个人是和颜滟从同一个小学升上来的,颜滟觉得这是不被针对的新生活的开始,对自己未来的初中生活充满了期待。 初中不像小学,很多人的家都离得比较远,所以就有些中午是需要在学校食堂吃饭的同学。 颜滟的新家离学校不远,可她就算是回家,也没有人给她做饭。 因此,颜滟的午饭,肯定也是要在学校的食堂解决的。 当时颜滟初中学校的食堂没有饭卡,吃饭也不能用现金,而是要拿饭票。 注册交学费的那一天,要在学校吃饭的同学需要顺便把一个学期的饭票给买了。 开学第一天,颜滟中午去了食堂之后,发现自己居然忘了带饭票,只好又折回教室去拿。 颜滟回到教室的时候,发现最后一排还坐着一个傻傻愣愣正在发呆的人。 颜滟正准备迈向不被针对的初中新生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