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天还是夜晚皆轮换,保证一直有人在此监视。 “丞相放心,属下已经按丞相的命令扩招了一千戍守炮台的兵士,保证不辱使命!”林苍从旁上前一步道。 “林大人办事,我自然是放心的。”谢良臣点点头。 一行人开始往山下走,因为已有百姓开始搬运各种建造材料,见到他们下来,立刻乌拉拉跪了一地的人。 “快起来,都快起来。”谢良臣上前扶起一个老者,“老伯看着年纪不小了,为何会在此处?” 说着,谢良臣偏头看向王直,王直又看向管理此处的管事小吏。 那小吏见丞相发问,立刻上前道:“丞相明鉴,小人确未强征役夫,他们都是自愿来的,小的也都已经足额发放了工钱!” “是,丞相别怪他们,草民的确是自愿来的。”老者见他似要怪罪小吏,赶紧开口道。 谢良臣闻言便缓了脸色,拉着老丈的手一起坐到旁边的大石上,问道:“老丈家中可是艰难?若是家中无米下锅,我便让王大人吩咐济民院的人给老丈家中送去。” “有,有,家中尚能揭得开锅。”老丈笑得牙不见眼,“只是家中孙儿一心向学,我想着总不好让他一辈子也跟我与他爹似的种田、打渔,更兼大人仁厚,本是徭役却许了工钱,我这把老骨头尚且动得了,便也来出把力,补贴家用而已。” “老丈想的却是没错,人总要多读书方能明事理,只可惜如今朝廷财政吃紧,国中幼儿读书认字尚且需要自费,老丈辛苦了。” “丞相说的哪里话,草民家中原本无地可种,代代都是给人当佃农,牛马一样的人,可是丞相却怜惜我等百姓艰难,将地分与我等,这才有了余力出来做工,有机会送子孙读书,哪里还敢妄想其他。” 老丈说得动情动理,尤其是在说到往日种种艰难之时,更是老泪纵横。 在场众人多也是贫苦出身,闻言皆感心酸,跟着抬袖擦泪的不在少数。 谢良臣以前在钦州的时候就常常下乡亲问百姓疾苦,如今到了琼州也一样。 他与现场的工人们闲聊,问些家常事,渐渐大家也少了拘束,现场气氛很是和乐。 王直在旁边看着,料想谢良臣估计要在这里吃午饭了,于是便吩咐手下人,让他们待会再多蒸几笼馒头。 小兵不解,问道:“若是丞相大人真要在这里用餐,不如小的即刻快马赶去附近的饭馆酒楼,给丞相点几个酒菜吧?” 王直白他一眼,不耐烦的挥手:“让你去就只管去,哪那么多废话。” 他跟着谢良臣的时间不短,知道凡是遇到此等情况,他几乎都是与大家在同一个锅里吃饭,不管是田间地头也好,乡间村舍也罢,几乎都是与百姓们打成一片。 这种事他见过许多回,但是心中皆不以为然,觉得谢良臣不过是在作秀而已,目的便是收拢民心。 但是要说他这法子有没有效,王直又深有体会。 以前在钦州时,谢良臣的名声便比巡抚大人还要响亮,从士人到百姓,谢良臣的威望都极高。 后来土改之法推行后,他在民间的声望就更是不得了,听说还有百姓在家中给他供长生牌,道他为再生父母。 可是虽然丞相在民间极受推崇,但是在官绅间却是完全相反,想把他拉下马的人不计其数,而谢丞相也知道,因此对着这些人的时候皆是铁血手腕,杀头、抄家,甚至连郑姓皇族也不放过。 对于他的种种做法,王直虽表面赞同,但却不赞同,尤其是谢良臣几乎完全站在了官绅的对立面,却要把愚昧、蠢钝且一盘散沙底层百姓拉拔起来后,他更觉此法完全是本末倒置。 这个世界总归是被少数家族以及聪明人所控制的,至于底层百姓,便是一时为人所聚起,但很快就会如迷途的羔羊一般,最后为精明者所猎杀。 所以在他看来,谢良臣之前所做种种,早晚一日都将成空中阁楼,为人所推翻。 “大人,苗家的大当家来了,说想求见大人。” 谢良臣正端着碗与众人一道吃饭,闻言便放下了手中的馒头,开口道:“叫她过来吧。” 苗凤岭本以为谢良臣视察炮台工地,定然是左右簇拥,大队人马护航保驾,却没想到他竟如普通百姓一样坐在石头上,手里端着个粗瓷的海碗喝稀饭。 这场景着实有些不太正式,因此苗凤岭便没在一开始的时候朝他行礼,更没下跪。 谢良臣见她一直盯着自己的碗瞧,便朝旁边做了个手势,开口道:“苗当家请坐,来人,给苗大当家也送一份午餐过来。” 上次两人不欢而散,谢良臣初时见她无礼也不耐烦,因此早已做了打算,要是对方非要跟自己对着干,那他也不念什么情面了,直接将这些个海盗头子统统抓起来,发配为苦力。 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