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

第173章 小日子来了


达不到传闻中的一亩上千斤。永芳搜遍了记忆,才勉强想起红薯种子传入中国后,的确是经过了几代改良,最后是明朝的徐光启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改良了红薯种子,使得红薯适应了中国北方的气候,能够在北方生长存活,亩产上千斤。可惜明朝因为赋税的缘故,红薯不能顶赋税,所以老百姓都不愿意去种,最终红薯没能在明朝推广开来。如果红薯在历史上的明朝推广开来,那么就不会有饥荒,就不会饿死那么多人,自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流民,那么多造反的。那么明朝未必会灭亡,历史也就和那些留根金钱鼠尾巴的野猪皮侩子手没啥关系了。若是没有野猪皮的野蛮杀戮,血腥统治,造成历史,文化,科技文明的倒退,说不定中国到了二十一世纪,依旧是世界上最达最富足的国家也。而中国人则可以依旧高高在上的俯看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科技任何文明。可惜这只是想象,每次永芳读到那段历史的时候,总是痛心疾首。那段历史太过惨痛,那段历史是文明的大倒退,那段历史太过血腥。只是需要一个可能,仅仅只是一个可能的改变,就有可能彻底改变那段历史。但是这都是yy。

    如今永芳不用yy,她就想种红薯,她要大力的种植红薯。不仅是因为红薯产量高,饥荒时候可以糊口可以活命无数。更重要的是红薯可以做成红薯粉,可以做成红薯粉丝,存放半年一年都没问题。最最重要的是红薯可以酿酒,以红薯的种植成本和收益换算,可以想象的出用红薯酿酒,那成本将是多么的低。价格低的到即便是下苦力的人也能喝的起酒。不用耗费麦子,不用耗费其他常规粮食,自然就不用担心红薯酿酒会被朝廷限制,光是凭借这一点,只要有足够的红薯,永芳就可以靠卖红薯酒,赚个盆满钵满。

    朝廷不答应用红薯顶赋税又如何。种个几亩的红薯卖了,那银钱足够抵赋税了。饥荒的时候还能用红薯裹腹。只要等她的红薯酒上市后,永芳就不相信那些能看到红薯的好处的农民,会不主动去种红薯?那些唯利是图的地主们,会不主动去种红薯。那些看到红薯酒有利可图的商人们,会不去收购红薯。只有有人买,就一定有人卖。用市场需求来决定供给。用实实在在的好处来刺激经济种植。至于朝廷的赋税,想来收银子和收粮食,官府是不大关心的。他们更关心的是赋税能够收上来,能够收上来多少。说不定朝廷的人,尤其是户部的人更愿意收银子。

    永芳心目中最最重要,最为庞大,最赚钱的,还不惹人眼红的项目,即将就有眉目了。永芳如何能不激动,如何能不着急。这是个架空的时代,虽然没了明朝的徐光启,但是永芳相信高人在民间,一定有人能够改良红薯种子。只要有了适合北方土壤和气候的红薯种子,永芳的大计划就要开始了。虽然这不是明朝,但是在这个时空,北方依旧是游牧民族的地盘,他们依旧会因为贫穷因为物质贫乏,从而进关抢掠。这个时空中依旧有饥荒,有灾年,有流民,有暴乱,有造反。总之除了名称不同,朝代不同外,他和中国历史上的汉人统治的朝代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

    永芳一想到自己的计划即将实现,一想到别人将来一提起红薯,就不得不提一句她的酒厂,她名下的酒水牌子,哈哈,一想到这里永芳睡觉都能笑醒。更让永芳乐不可支的是,她将会有大把大把的银子,她将成为一个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富婆。一想到那一天,永芳就咧嘴傻笑。可是这事她只能闷在心里,她谁都不能说,没人能分享她心中的那份激动。她只能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改变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不会让人觉着她反常为妖。

    终于从刘顺手中拿到陆孝寄回来的信件,信件不长,也就两页纸。对于红薯这事,也就提了两句。说是找了个懂红薯的人,并且将人带回了京城。永芳看到这里,心里恨不得马上就能见到那个懂红薯种植的人。恨不得明天庄子的土地上就能长出红薯来。

    永芳知道自己心急了,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永芳心中那个最大的计划,还需要时间去实现。永芳勉强平复了自己的心情,对刘顺说道:”你去信对陆孝说,让他回京后,便将带回来的人送到庄子上。至于别的,等人到了京城后,我再吩咐你。“”是,大少奶奶。“刘顺虽然奇怪大少奶奶只关心那个什么人,别的都不过问,但是刘顺最好的就是懂的不该问的不要问。主子吩咐的事情,用心去做就成。

    激动过后的永芳,感觉疲惫。看着桌上的橘子,永芳又忍不住吃了两个。真是好吃。要是能天天吃到这么新鲜的橘子就好了。永芳躺在榻上,睡着之前如此想到。

M.pArtsORdeR63.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