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伤别,灞桥风雪。 距离长安城最近一所驿站,正在灞桥之侧,故而但凡有离京远游者,亲友往往会送至灞桥,折柳赋诗送离人,但望重逢尚有期。 已是将近新岁,这日风雪才驻,水畔的银枝枯条毫无碧意,自然也不见飘絮漫天的景色,然而在灞桥一侧,却有二十余个锦衣贵族环立着,个个披系裘氅,神色颇有些凝重,一看就不是文人骚客前来游览古迹,他们的目光无一关注四围雪景,尽都集中在那条漫漫驿道上,尤其打首那位,甚至颇有些焦躁的来回踱步,他的眉梢染了一点北风捎带的飞白,故而显得面色更加清冷,可偏偏唇红如樱,鲜艳得越更诡异。 “来了!” 目光所及之处还未见车马人影,然而有个听觉别为灵敏的男子却捕捉到踏蹄轧轮之声,这么胸有成竹地喊了一句,于是毛大相国立即振奋了精神,抢先一步率领众人步上桥头,果然未几,便见一行车马远远而来。 能惊动毛维率众相迎者,当然不是普通人。 赶在励新六年新岁之前,谢饶平终于顺利交接,从蜀中返京。 大约是谢饶平有意低调,便连家人都没有惊动,当然没有预料会有人主动出迎灞桥,故而当听从者禀报毛维以及多名朝官迎候桥头时,原本斜倚着车壁闭目养神的他下意识蹙了蹙眉,几乎以为是短短数月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意料不及的变故,赶忙喊停了车马,披上氅衣着履下车,快步朝向桥头那群人走去。 直到眼见毛维虽显得有些急躁,然而身后众人却满面春风,又是环揖见礼,又是客套寒喧,不无感慨地说着那些“操劳数载”“相公受苦”的废话,着实不像是火烧眉睫的紧急情状,谢饶平这才松了口气,抱揖遥向北面,一脸严肃地说道:“谢某身为大周臣子,为君国分忧尽责乃是本份,何谈操劳?蜀中虽远,却是富庶之地,受苦之说更为无稽之谈,诸位如今都乃朝官,本该用心于本职,不该如此兴师动众出城相迎。” 毛维这才替众人分解:“太后听说相公今日抵京,特意交待在下设宴接风,又一再叮嘱在下转告,相公勿须急忙入宫赴职,待安歇两日缓解奔波之苦,再交接不迟。” 听说是韦太后特意叮嘱,谢饶平顿时觉得因天寒地冻千里赶赴所受的苦疲一扫而空,心头像是吹进了一股暖风般温漾融适,于是整理衣容,肃然向北揖拜,口称当然是感怀圣恩,做足了这一套姿态,才携毛维登车,浩浩荡荡一行直奔城门前往毛维府宅。 待驿道上再度归于平静,不远处低洼地的柳树之后,这才转出两人,是一男一女,各牵着一匹青骢,倒像是趁着这日放晴游玩雪景的普通夫妇。 只女子唇角那漫不经心的笑意却显得别外冷洌,目送着谢饶平乘坐的那辆马车,一直不见踪影,也没有收回。 “不得不说,这些年谢饶平治理汉州颇为公允,而太后铲除冯伯璋以及这回肃清举试于国于民都不无好处,要论政治才能,当今天子的确不及韦太后。”宇文盛的手掌轻轻抚去璇玑肩上落下的积雪,这么说了一句。 女子双眼立时泛红,她微转了身,仰视着面前男子,像是极力克制悲愤的情绪,深吸一口气才说道:“夫郎心怀苍生,然而妾身却无这等胸襟怀抱,韦氏党羽杀我父母族亲,此等血海深仇,妾身但有一息尚存也不能不报。” “璇玑,当年我虽并非裴相亲近,然而却从不相信那桩所谓谋逆案,这些年看下来,无疑便是韦太后企图夺权而陷害忠良,这点我从不怀疑。”宇文盛微微蹙眉,却抬手抚向女子的面颊,语气更显沉重:“眼下就表面来看,虽然太后执政更益民生,然则极大可能是因仁德之名更利于巩固权势,大周盛世早已不存,弊政贪宦造成民不聊生,若执政者不能根治,逃民饿殍只会越来越多,可若要根治,势必会伤及贵族利益,非仁君明主不能!韦太后为一己私欲滥杀忠良,我又怎会当真以为此妇为救世之主?” “夫郎自从决定交好韦元平,妾身便在猜测,难道是……有意辅玉坛主……”璇玑话未说完,嘴唇却放上了宇文盛的手指。 “我确实看好玉君,因他德义心折,然而急公会到底是匪帮,更何况玉君还并非盟首,他真实身份,还不能让旁人得知,而我之打算,此时也万万不到公开之时,否则对玉君而言,只怕反而是灭顶之灾!” 见宇文盛这般郑重,璇玑连忙颔首:“妾身明白。” “我知你报仇心切,然而你之仇人非同小可,千万不能急躁,裴子建兄妹固然值得信任,可来往也不益太过密切,你与裴后是姐妹,固然因为庶出之故或许当年不致引人注意,可咱们如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