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那双眼睛,他觉得儿子从里到外都像长公主。 …… 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这一下便是三日。 三日后,俞静宜命人将两百斤的清雅佳人和三百斤的烈焰豪情送到侯府,却被告知寿宴取消了。 原因是镇北侯和锦熙公主的诞辰是同一日,锦熙公主自那日偷跑去梅林之后,身体每况愈下,明元帝守着爱女,连早朝都不上了。 如果这个时候镇北侯府把朝臣招到自家府上庆生,无异于往明元帝心上扎刀子。 不过,酒还是收下了,余钱一文不差。 卫衡瞧着俞静宜心神不宁的样子,问了一嘴:“宜儿可是有心事?” 俞静宜抿唇点点头:“那日遇到锦熙公主之后,我翻到一张治疗邪寒入体的酒方,酿了一坛,这会儿就能开坛了,我不确定对锦熙公主的病有没有效,送上去会不会惹祸上身。” 对方有病,她有药,遇上了不作为就是见死不救,她没想到锦熙公主的病这么急,治好了是大功,治不好会降罪。 卫衡知道这件事,锦熙公主没能熬过这个冬天,她是明元帝第一个早丧的孩子,对明元帝打击很重。 这个时候去送药,风险很大,可不送的话,俞静宜怕是一辈子都无法释怀。 她曾有机会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可为了自保,连试都没试过。 “问问大哥再做决定吧。”以卫衡的身份不好拿主意。 在俞静宜去询问的功夫,卫衡差人去宫里打听了一下。 同是寒疾,在东雁澜的身体有起色后,锦熙公主也服用了十全大补酒,她的病情更重,效果甚微,不过聊胜于无,仍有服用,这个时候再换一种强效的药酒,不算突兀。 即便怪罪下来,再想法子解决便是。 俞华霖从卫衡那里得知这个情况后,将祛寒酒送进宫里。 俞静宜惴惴不安地等待了两日,从宫里传来消息,锦熙公主的病有了起色,皆大欢喜。 早朝恢复的第一日,俞家人翘首以盼,圣上定然会有赏赐。 下朝归来的俞华霖却是两手空空,一脸尴尬。 明元帝想提升他的官职,被秦太师阻拦,仅凭一味药升官,让那些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大晋效力的官员情何以堪? 在理。 明元帝想赏赐财物,殷亲王谏言,多地遭受寒灾,向朝廷申请赈灾的物资和银两,俞家的生意日进斗金,不该在这时候给他们锦上添花。 在理。 俞华霖迎着一家人期待的目光,干巴巴道:“圣上赐了一块匾。” 俞家人:“……” 这真是一个省钱又不会留下话柄的法子。 会是什么字? 参照史书,有万世师表,夹辅高风,妙手仁心。 俞家献药有功,会是灵丹妙药,起死回生,药到病除? 回头送回灵溪县的祠堂,让俞家的老祖宗高兴一下吧,俞家曾救过一位尊贵的嫡公主。 宫里的动作很快,刚过晌午,匾额大张旗鼓地送到了,百姓们都跟着看热闹。 随宫人一同前来的还有侍读学士陆嵩,他扬声道:“俞家的药酒药到病除,为锦熙公主治愈了寒疾,造福大晋百姓,圣上特赐匾额一块。” 俞家人跪下谢恩,心道,果然是药到病除。 陆嵩抬手掀开匾额上的红绸,有人高声念出匾额上的字——大晋之福。 第116章 .情敌还没有长大 同是御赐…… 同是御赐的匾额, “药到病除”与“大晋之福”有着天壤之别。 前者代表的是俞家的药酒从鬼门关救下了当朝的嫡公主,说白了就是用来做纪念的,后者是对俞家所出的酒给予肯定, 不限于哪一种。 俞家本是大晋万千商户之一,与金家,齐家相比相去甚远, 匾额上大晋两个字,生生将俞家拔高到与其同一层面。 从今往后,在大晋境内提到酒水的行当,被天家认可的俞家势必要排在前列。 且有了这块匾额, 俞家的店面便不会再遭人打砸,起起落落了。 一家人喜出望外。 毫无疑问,这是陆嵩的手笔。 明元帝提字的时候在字迹方面征询了他的见解,他顺势说出对内容的看法。 俞家以酒为主, 药为辅, 连个大夫都没有, 药到病除并不适用,而俞家低价向百姓售卖药酒, 是造福整个大晋,先前却两次被迫关门, 应予以安抚和支持。 明元帝觉得在理。 因着是私下里商定的,秦太师等人获悉后根本来不及阻止。 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