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心虚。 “京北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最安全最发达的地方,人人都往这里挤,你们家都有房子还不早早地把户口落下来,现在不抓紧以后就会越来越难。 你瞅瞅我们家,二十年前就在这里落户口了,如今习惯了大城市的生活,再让我们回老家可不习惯了。” “奶奶,我觉得太姥爷说得对,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如把盼盼转到京市来读书吧? 你瞧瞧我以前在老家里读书,虽然是第一名,但是身边没个优秀的人比较,水分很大,连市里面前十名都进不了。 后来转学到杭市之后,身边老师和同学都优秀,我在她们的影响下也跟着优秀了起来。次次第一,最后成了高考状元更是考上了京北大学。 奶奶,你觉得我要是在老家读书,能够有这样优秀吗? 古时候孟母三迁就是这个道理,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习有帮助。 现在把盼盼转到京市来读小学,没准将来她又能够考个高考状元。” 宁奶将目光落在盼盼身上,又一个高考状元? “嗝——”盼盼噎住了正在打嗝,突然感觉身后凉凉的。 一抬头,便发现奶奶看她的目光有点可怕。 宁奶露出狼外婆般慈祥笑容,“盼盼,你想不想留在京市读书?” “想。”求生欲旺盛的盼盼,觉得这应该是奶奶满意的答案。 果然,奶奶一听她说想,立即乐呵呵笑成了一朵菊花。 “薇薇啊,盼盼转学麻不麻烦?” “不麻烦,我之前就转过学,盼盼可以先落户口再转学,比我那时候容易多了。”完全不需要过度期。 在杭市宁奶烧饭俩孩子上学,来了京市她照样烧饭俩孩子照样上学,完全没差别。最重要的是能够照顾大孙女,不用她一个人留在京市。 宁奶拍板决定了,“晚上等大海回来,让他去办理转学的事情。” “什么?!”姗姗回家,正在吃饭的宁爸差点没有一蹦三尺高,仿佛天方夜谭,“妈,你没开玩笑吧?让盼盼转学来京市读书?” “谁跟你开玩笑了,我连学校都找好了就附近的实验中学,把盼盼转到京市读书将来考大学容易。” 为什么他妈说的好像去菜市场买把葱那么简单。 宁爸抹了一把脸,“这么大的事情,不应该商量一下吗?” 宁奶嫌弃道:“我们早就商量好了,你成天不在家,等你有空黄花菜都凉了。大海,你抽个空去把盼盼的户口和学籍给转到京市来,下个月她就能够直接在这里读二年级了。 到时候我直接留在这里照顾薇薇和盼盼,连带你也有口饭吃。” 宁爸一颗心都沧桑麻木了,“可是薇薇她妈还留在杭市?” 宁奶看向大孙女,全家来京市就抛下三儿媳一人在杭市,这样好像对她有点不太友好。 “让妈妈也来京市读成人大学,京市的学校选择更多,做义工的基金会到时候我再联系一个。” 宁奶理直气壮,“对!来了京市书照样读义工照样做,和杭市没差别。” 突然,宁奶将目光落在宁大海身上,跃跃欲试,“你瞧瞧薇薇,比你事情多还比你轻松,这就是读书多的好处,会动脑子。大海要不你也去念个夜校得了?正好和薇薇她妈有个伴。” 宁爸唯恐惹火烧身,立即转移话题,“那饺子店呢?爸的饺子店不管了吗?” 每个月两三千的收益,不能够说丢就丢啊。 祸水东引,气的宁爷爷想踹宁大海,唯恐老太婆为了几千块钱将他赶回杭市。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