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寒门天骄(科举)

第149节


励他,“继续钻研下去,他日科学界,定然有你一席之地!”

    大齐果然人才济济,给他们一点点机会,他们就能光芒万丈!

    这几年研究院声名大噪,又背靠正宁帝,用度走的都是正宁帝的私库,和朝廷的关系也十分紧密。有些落第的读书人心思也活络开来,他们考不中科举,总不能这么一直拖累家里,瞧着研究院也是一条出路。

    哪怕现在研究院的研究员们还没有官职在身,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们已经简在帝心,又做出了不小的实绩,到时候正宁帝要用他们,不就是一句话的事?

    没有官身,也享受官员待遇,对于屡试不第的读书人来说,研究院这碗饭,看起来就格外香了。

    千万别小看读书人卷的程度,他们在科举上能卷生卷死,换个赛道也不会更改卷王本性,而是卷得飞起,迅速掌握数理化入门内容,直奔进阶内容而去。

    人的天赋点奇奇怪怪,有人擅长文科,有人擅长理科。读书人们这么一卷,还真卷出许多在数理化上格外有天赋的人。

    没得说了,通过研究院的入门考试,那就是研究院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了。找不到研究方向没关系,先进个实验室给大佬们打打下手也不错。

    是以现在研究院格外热闹,并不缺人才。

    就连公孙覃十分自豪的磨透镜手艺,也有人青出于蓝,现在研究院已经不需要公孙覃亲自打磨镜片了,这才让他发现了新乐趣。

    从今天起,公孙覃就是一心钻研光学天文的人了!

    萧景曜脸色古怪,试探地提出,“力学定律,你就不考虑考虑?”

    既然是大齐牛顿,怎么能不去证实三大定律?

    公孙覃表示事情要一件一件办,贪多嚼不烂,他先把光学都搞明白。

    萧景曜想到什么光谱光波光速等知识点,就觉得公孙覃估计很难再有空去关心力学了。好在研究院人才济济,不差研究理论的人。

    先前进入研究院的大佬都是已经定下自己研究方向的人,后面进来的,多少带点功利心,是权衡利弊后为自己找出路,自然还在摸索阶段,想证实这些理论,有的是人干。据说已经有人把目光放在了电上面了,萧景曜都忍不住想为对方鼓个掌。

    自从萧景曜上次提纯酒精,把烧杯量杯玻璃棒等实验器材搞出来之后,研究院里又多出一批实验器材,蒸馏装置被其他研究员学了去,广泛用在各种实验中。

    公孙覃这次来找萧景曜,一是向他报喜,二则是和他商议研究院录取研究员的事情。

    本来研究院的人并不多,想进研究院的,只要有成果,和公孙覃说一声就行。现在来研究院的人越来越多,更是有不少落第秀才甚至是举人,这就让公孙覃挠头了。

    研究院这算不算是在和朝廷抢人才?吏部礼部那边乐意吗?

    总得拿出个章程才是。

    搞研究的大多无心管理这些庶务,公孙覃家学渊源,稍微好一点,但也不想在这上头多花心思,知道萧景曜和阁老们关系好,公孙覃索性直接来请教萧景曜了。

    萧景曜也没想到短短几年内,研究院竟然能发展到这个地步,一时间既欣慰又头疼,怎么又给他多加了事情?

    奈何研究院也算是萧景曜的心血,一开始提议办研究院的就是萧景曜,萧景曜还指望着数理化大佬们齐聚研究院,群策群力,开创工业时代呢。这会儿知道研究院一派欣欣向荣,萧景曜哪有全然不管的道理?

    萧景曜想了想,私底下去打探胡阁老的口风,探究一下将研究院并入朝堂系统的可能性。

    虽然不是正统科举上来的,但人家有实力,做出过巨大贡献,给他一个官身也不算特别过分吧?

    既然要网罗天下英才点亮科技树,那就别怪萧景曜放大招了。还有什么比公务员铁饭碗更吸引人才的吗?没有!

    现在研究员们没个官身,读书人们依然卯足了劲儿往研究院钻,要是研究员也能当官,那想来研究院的读书人只会更多!

    到时候,不管天赋点在文科还是理科上的读书人,都有光明的未来。文理兼具,才是一个健康的人才系统。

    胡阁老早就眼馋研究院带来的收益了,听了萧景曜的提议后,也没把话说死,毕竟并入一个新系统,随之而来的就是一连串问题,胡阁老也要去探探其他人的口风。

    最重要的是,正宁帝会不会允许。

    萧景曜对此一点都不慌,正宁帝早就被他说服了,研究院能并入朝廷,网罗到的人才才会越多。正宁帝已经感受到了研究院带来的好处,自然希望人才多多益善。

    帝王是那个用人才的人,管他是不是科举出身,好用就行。

    鄙视链那是读书人的事,和皇帝有什么关系?皇帝只要有人才忠心耿耿替他处理政务m.ParTsoRdeR63.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寒门天骄(科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