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笑了起来,只是笑意极淡,道:“阿耶身子不好,无法出远门,二郎三郎尚年幼,须得人照看。大娘子的亲事,还得靠阿娘操持。阿娘陪着我前去长安,放下家中的兄妹们不管,一路上辛苦劳累,要是不小心伤了身子,就是我的大不孝。不孝不悌,我何来的颜面去考功名,何来的颜面应吏部试,恐出了仕途,亦会被人弹劾罢官。还不若省些事,就留在韶州,去大伯父的私塾,做个教书的夫子,一辈子侍奉阿娘左右。” 卢氏听得脸都白了,连忙道:“我儿岂能不孝,休得胡说!既然如此,我就不去了。大郎,你一路上记得要写信回来,莫让耶娘惦记。” 张九龄淡淡应了,卢氏拉着谭昭昭,要再继续叮嘱,他作揖告退:“阿娘早些用饭,我得去换身衣衫。” 卢氏赶紧道:“快回去快回去,我竟然都忘了,你还未曾用饭。九娘你快跟着,让灶房赶紧上饭食,别饿着了。” 谭昭昭应是,见礼起身离开。 天上弯月如勾,夜里的风,吹来凉意浸浸。 张九龄牵着谭昭昭的手,宽袖将他们的手遮掩住,紧紧依偎着,慢慢走在夹道中。 “昭昭,对不住,你破费了,反倒给你惹来了一堆埋怨。” 谭昭昭笑盈盈道:“没事,阿家说得对,以后大郎管钱,我只管当甩手掌柜,吃现成,喝现成。” 没几天就要离开了,此生说不定不复相见。 如果谭昭昭得要长年累月留在韶州府,与卢氏为伴,她肯定会生气。 不过,要是那样的话,谭昭昭一个大钱都不会拿出来。 一样不买,卢氏同样会有话说。 给他们都买了礼物,并非要得到卢氏的夸赞,要讨好她。不过是全看在张九龄的面子上,礼数周到而已。 张九龄能懂,能领这份情,就足够了。 何况,嫁妆册子上,张九龄给她添了那般多。 前去长安,张九龄会从公账上支取钱,加上他得的盘缠...... 谭昭昭偷笑,不亏,真不亏。 张九龄斜着谭昭昭,道:“昭昭想要躲懒了?” 谭昭昭振振有词道:“阿家是长辈,长辈有令,大郎敢不从,莫非是要不孝?” 张九龄意味深长地看着她,道:“长辈还有令,让你我早些生养儿女。” 谭昭昭哦了声,手指悄然抠了抠他的掌心。 张九龄深深吸了口气,哑声道:“昭昭,为夫错了。” 忍一忍,待到了长安,无需再忍之时,再同她一并算账。 接下来的时日,谭昭昭忙着准备收拾行囊,张九龄前去拜别亲友。 张九龄作为韶州府的士子,韶州刺史很是重视,择吉日召集乡贤们,举办隆重的乡饮酒礼,替他送行。 为了祭祖,全家都提前搬到了张氏祖宅。 出发这天,天气晴好。 全府几乎彻夜灯火通明。张九龄起身前去上香祭祀祖宗,谭昭昭则与眉豆一起,再次清点着行囊。 眉豆亲自守着谭昭昭值钱的细软,粗使仆妇进门,将其他的衣衫等物,一同搬到了车上。 到天蒙蒙亮时,谭昭昭在正院,同一大家子用了饭后,随着张九龄一起稽首大礼,拜别张弘愈与卢氏与族亲长辈,正式出发。 卢氏泪刷地一下流了下来,不过她为了吉利,强自忍着没哭出声。 张弘愈看上去也颇为不舍,谆谆叮嘱了张九龄几句。 张九皋与戚三郎从私塾告了假归家,他们两人一道上前,张九皋羡慕地道:“大兄,等我长大了,也去长安考功名,前来找大兄!” 张九龄含笑说好,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以后我不在家,你就是家中的长兄,可不能淘气了。” 张九皋响亮地应了,张九章起得早,还睡眼朦胧,拽着乳母的手,不断打瞌睡。 张大娘子情绪低落,同谭昭昭说着话:“嫂嫂,我真舍不得你走。” 前几天,谭昭昭已经将给她与戚宜芬的添妆留了下来,张大娘子很喜欢谭昭昭给她的丝绢,体会到了这个嫂嫂的好。可惜相处不长,就得分别,不免难受不已。 谭昭昭笑着安抚她:“虽说路途遥远,总有相见的时候。大娘子,你以后......要好好过日子,尽力让自己过得舒适自在。” 张大娘子嗯了一声,“嫂嫂,我都听你的。” 小卢氏领着戚宜芬站在了最外面,这时戚宜芬走了过来,见礼道:“表嫂,一路平安。” 从韶州城回来之后,戚宜芬悄无声息,家中无人提到此事。 谭昭昭就当做这件事没发生过,只字不提。 “你也多保重。”谭昭昭想了想,最终微笑着道。 戚宜芬点头,便垂头不说话了。 出发亦有吉时,卢氏再多的不舍,也只能含泪相送。 谭昭昭与张九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