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蓝河县打理的很好,也有一定的才能。你后面也别老是在外面瞎玩,多来议事大殿陪陪我。趁这几年我身体还不错,多教教你。” 【姜王这是想要教你处理政事的意思?】 【他估计是想通了,封地、盐井这些外物,并不是姜蓁的依仗,只有自己学到的本事才是。】 【也是小阿蓁在蓝河县表露了自己的才华,让姜王和那群大臣都能高看一眼,否则姜王肯定不会提这茬。】 能接触姜国的政务,那自然是好的,姜蓁赶紧乐颠颠的应了。 得到了姜王的准许,姜蓁出入议事大殿,完全没有了阻碍。 左相、右相、御史丞之类的官员,在大殿里看到姜蓁的时候,都露出了一副诧异的表情。 瞄了眼姜王腰间的佩剑和右相,最终还是御史丞站了出来,提醒道:“王上,臣有事要禀告……” 御史丞一边说,一边用眼神瞄向姜蓁。 姜蓁岿然不动,姜王叫她来的,姜王要是不开口,她是不会走的。 姜王捂着胸口,咳了两声,虚弱的说道:“最近大病刚愈,我身体不舒服,也没什么劲。阿蓁孝顺,特意来替我捧竹简,还帮我念……” 批阅奏章是个体力活,多的时候,姜王一天能批阅五十斤的竹简。帮忙念奏章这事情,没有姜蓁,姜王的侍从也能干,可姜蓁这不是孝顺嘛。 各位臣子送上来的奏章,姜蓁都能看,议事的时候背着她,也没什么意思。 姜蓁现在有名望,又有姜王的宠爱,诸位臣子试探了一下,就默认了姜蓁的存在,自然的当着姜蓁的面,商量起了国家大事,连看她最不顺眼的右相都没多说什么。 自从有正经事做,姜蓁就在王宫扎根,去公主府的次数也少了。 但公主府的事务不多,姜蓁不在也能照常运行,蓝河县那边就更不用姜蓁操心了。 精盐的买卖县衙管着,每日都在稳定的进钱。陈冬那边增添了大量的奴隶,人手充足,钱粮也够用,他不止把河沙清理了一遍,地势低的地方也修好了堤坝,现在正在各乡指导大家修水渠。 蓝河县不能征上万的民夫,全靠水泥加速了修坝的过程,否则就靠那两三千奴隶和周围的乡民,这堤坝能修好几个月。 每隔一段时间,陈冬就会向姜蓁来信汇报进度,还有他在此期间的花费。 姜蓁哪怕在都邑,对陈冬的进程也一清二楚,等他们修完堤坝,姜蓁就给他们去信,让陈冬去各乡修渠的时候,顺带把主干道的路也修一修。 蓝河县的路修完了,再修蓝河县到都邑的路,那条路她以后会经常走,修平整一点,不止自己以后少遭罪,来蓝河县的商贾也便利。 等把路修完,她新买的两三千个奴隶没事干了,正好就能训练成自己的护卫。 顺理成章的事,其他人就算知道她养那么多人,也会觉得事出有因。 姜蓁心里正美美的盘算着呢,姜王又虚弱的倒下了,吓得姜蓁一直跟着姜王身边,都不敢离开。 姜王倒是没觉得有什么,还对姜蓁宽慰道:“你不用担心,这都是老毛病了。不过我腿疼成这样,今年的雨怕是会下很大,你出宫跑一趟,让左相和右相商量个章程给我。” 第26章 想当宋国王后吗(三合一) 姜王身体不舒服,精力不济,姜蓁果断接下他派发的任务,抓紧时间出宫找两位丞相。 姜蓁才刚出宫,天空中就已经响起了惊雷,大雨侵盆而下。 左相和右相平时有些政见不合,但事关水患,他们的速度却很快,都不用怎么商议,很快就把奏章写好,送进宫里。 姜蓁捧着竹简,替姜王念道:“召奉常祭天地、祖宗、山川……若水势过大,亭长、里正可带领百姓到山林中狩猎……” 念到最后,姜蓁人都麻了,感觉就没有一条正经救灾的,忍不住对姜王问道:“朝廷不是有存粮吗?为什么不用来救助受灾的百姓?再或者减税也可以啊。” 姜国建都百年,都邑肯定不会被洪水淹,可大河两岸的城池和百姓就惨了,蓝河县往年也是被洪水祸害的地方,暴雨一来,姜蓁就担心起了蓝河的百姓。 【可不是嘛,祭祀有啥用,祖宗能保佑天上不下雨?】 【姜国还是五大强国之一,治理水平就这?】 【那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