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大臣有所不知。” “头一年种良种,是要接受良种司以及当地农务司监察的。” “至于发给谁,如今还在商议。” 承平国天下田地大致分为三种。 官田,之前说过不多介绍,这次的良种也会给各地官田,这大致占全国田地的一半。 多是百姓租种,官府好的话,可以保证他们一定的权益。 普通百姓拥有的民田,一家十几口人,拥有几十亩田地这种情况,大致占全国田地一成,只有当地长官勤勉治下,对百姓好的地方,普通百姓才能拥有自己的土地。 他们负担比较小,田地亩产也清晰,日子过得最好,交税也最及时。 最后一种,便是世家豪强拥有的土地,基本占全国土地的四成。 手下也有佃户,更偏远的还有农奴,这也是承平国大力打击的对象。 这种不用多介绍,纪炀在灌江府的时候,就动过当地豪强的土地,分给了当地百姓。 这点当时还触怒承平国其他各地世家,刚回汴京之时,那文家,以及后面的世家,还有当时的国子监主簿,都是因为这些事看纪炀不爽。 种种麻烦,也因这些事而起。 之后虽说因为纪炀的缘故,他们放血一年多给到自家佃户,让大家日子都好过了些。 但纪炀给的强压一过,这事自然也就算了。 减免的田租渐渐再收回来,也是他们如今在做的。 至于隐瞒田产,不交田税的事,更是数不胜数。 这样一看,天下间的田地,都是穷人在交税,都是官田的佃户跟拥有自己土地的百姓老老实实交税。 占了天底下四成,甚至更多田地的豪强世家们想方设法偷税漏税。 他们还会逐步侵吞百姓的田产,手里田多了,粮食却不多交。 于是,朝廷看着每年越来越少的税款,肯定会加税。 可加的税跟大户又有什么关系,人家可以利用手里的权势逃啊。 那加的税又必须收上去,最终只会落到无权无势的百姓头上。 如此反复,等百姓实在交不起税的时候,这天下也就完了。 灌江府,就是完了的例子。 不是纪炀,那边什么情况大家心知肚明。 所以清查大户豪强世家的田产这事,势在必行。 纪炀已经有段时间没提这事。 大家以为他已放弃此事,毕竟世家全力打压,那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若不是先皇走了,且有的闹。 没想到他借着手里有良种。 竟然又提此事。 “头一年种良种,是要接受良种司以及当地农务司监察的。” “至于发给谁,如今还在商议。” 这是纪炀方才说的话。 很简单。 可在场许多人无不变了脸色。 想要增产减税,就要种良种。 种良种,需要接受各地良种司,以及当地被纪炀刚着手整理的各地农务司监察。 监察什么? 只是良种的种植情况? 这只是其一。 其二便是各家的田地亩数。 毕竟给你家看良种情况的时候,“偶然”发现你家实际田地跟账册上的不符。 那你说这事,报还是不报。 良种司若隐瞒,农务司连着你良种司一起告,本就是有冲突的部门,这还不赶紧告了夺权。 反之也一样。 就算有什么地方,大户跟良种司,农务司全都勾结到一起。 当地的官吏呢?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