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务观笑着说道:“这是参谋部不懂大明文官。” “不懂文官?为什么是文官?” 高务观说道:“我爹曾经和我谈论过大明军事之弊,其中一大弊端就是这个修建城防。” “这是为何?” 临淮侯家已经远离朝堂很久了,从李言恭父亲才复爵,他家还是久驻在南方的勋贵,自然对大明朝堂缺乏了解。 高务观说道:“我爹说过,看历代实录,凡是在军务上有建树,能够超品提拔的文官,几乎都会有修建多少米的城墙,整修多少城池,修了多少堡垒的记载,并且都因为这些功劳得到擢升,还被当做名臣事迹记录到了实录中。” 李言恭当然没有看过实录,但是他疑惑的问道:“难道这不是有能力大臣的作为吗?修建城墙难道不好吗?” 高务观说道:“修建城防不是问题,问题是修建城防成了考核的标准,这才是问题。” “?” “对付北方边患,无非就是练兵和修建城防两个方法。” “练兵这个事情,又要亲自操练,又要得罪兵头和士绅,还要筹措粮草后勤,管理的士兵一旦出问题又要被朝廷问罪,带出兵太精锐了,又会被朝廷猜忌。” 李言恭沉默了,他家是勋贵,他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修建城防就不一样了啊,修了多少米的城墙,修了多少堡垒,这些都是切切实实看得到的,都是实打实的功劳。” “朝廷也不会猜忌,地方上也因为城防修建的工程可以是得到好处,修建者也很容易得到朝廷认可升迁,那当然选择修城防了。” 李言恭想了想,和吃力不讨好的练兵相比,修建城防好像确实好处更多。 也难怪明廷在北方修建了那么多城防,还是挡不住俺达的入寇。 高务观又说道:“修建城防还有一点好处。” “什么?” “我爹说过,这练兵之事,可不是谁都能办好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你们这些勋贵中家传兵法,出一个名将都不容易,别说很多大臣中进士之前都没读过兵书,又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成为兵法大家呢?你以为人人都是大都督这样的天纵奇才?” 李言恭点点头。 “但是修建城防就容易多了,其中的奥妙就在于经费。” “经费?” 高务观点头说道:“若是能得到上头的支持,工部肯给钱,是一头猪也能将城防修建的漂漂亮亮的,到时候上报明廷验收一下,就能因功升迁,这可要比练兵方便多了。” “当年严嵩父子得势的时候,就靠着这一招提拔了很多自己人,明明从没有带兵打仗,却能得到‘知兵’的名声。” “而那些真正懂得带兵的官员,如果不能得到上层的支持,一辈子也别想要升官。” “在练兵和修建城防之间,明廷一定会选择修建城防的。” 李言恭感慨说道:“令尊真是大才啊,他能看到这些问题,难道不能改变什么吗?” 高务观低下头说道:“正因为知道问题而无法改变,父亲才会痛苦的。” “这些问题积重难返,不是他一人能够改变的。” “而且这些症结还有一个最大的死结。” “死结?” 高务观说道:“这也是我到了东南才想到的,为什么明廷有这么多问题,为什么这些问题都成了连环死结,其中最大的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