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考起科举来事半功倍,以后也要面临新的形势。如果不是在官办大学考完毕业,那就没有学士学位证明。要去考这新型的科举,还不如先去官办大学系统学习每一科的知识。 当年早有先见之明的杨廷和、费宏致仕后都把主要精力花在当地省份的大学院,如今更多人看明白了。 任他们怎么议论、怎么表达不满,这件事还是会推下去。 三年。 三年后的会试和殿试,就要按新学制、新考纲来执行了。 说到考纲,这一回也极为不同。 不同之处在于,以前并没有明确制定什么考纲,只是默认四书五经。后来,多了陛下的实践学、辩证法,多了王守仁、杨廷和等人的著述,多了一些必考的算学要略懂。 而这一次,文教部明文刊发,制定了真正意义上的考纲。 基本功底上,要识写多少文字,清楚文法,记诵经典诗文明白其义,能书写哪些体例文章。 其余功课,算学上要会哪些,天文地理常识要知道哪些,历史人物要知道哪些,已经被参悟出来的物理大道知识要知道哪些,都在考纲里列清楚了。 更重磅的是,多年来就在筹备的,已经编印好的一套教材将刊行天下。 四书五经不再是明确必须熟读于心的教材,只是到了乡试、会试时大家还是应该都能掌握的阅读书目。 这个冲击力是巨大的。 在除了衍圣公的荣耀之后,皇帝和朝廷终于开始树立自己的文教正统。 这新教材,就是正统。 多年前出现之后又不断改进的印刷机全速开动,北京轻工园的刻印厂外车水马龙。 这一次,所有的民间书局都可以来进货。 文教部的右侍郎在当场,明报行的总裁也在当场。 “定新考纲、新教材,非为敛财!每一册书售价几何,均已印于书册上。上有各地都察御史,下有平民百姓,但有奏诉上来谁家囤货居奇、高价售卖,礼交部刊刻司和商业部便取消相应牌照!” 教材的定价涉及到每一个想要让孩子求学上进的家庭,自然不容轻忽。 盗印的、假冒的、坐地起价的,就是这位文教部分管教材司的右侍郎今后三年最重要的工作。 “你们该动心思的,是释义、解疑。不同的教材,编邀名士,延请他们注释成册,那也是能行销于世的。只不过,是否注释得宜、无有错漏,成书后还是要呈交刊刻司审定、予发书号,这才能刻印行销。” 新教材就会带来教辅市场。 这不像之前的四书五经,千百年间不知已经有多少饱经时间检验的大家见解。 现在多了许多科目,尤其是理科、商科等等,不知有多少年轻学生简直会摸不着头脑。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有其他一些参考书籍,自然是会有大作用的。 商人们也并非不懂这个道理,并不需要官员们去点醒。 一时之间,皇明大学院、博研院还有其他一些当官的、民间有名声的人,反倒多了一种外快收入:许多商人都盼他们有闲暇时出手,针对新教材给出自己的注释。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一想到将来有可能被千万学子捧在手里读他们的看法,就好像那些言论被奉为圭臬的其他先贤一样,不少人就心头发热。 商人们才懒得去管一些老学究痛斥什么礼崩乐坏、圣贤不安,新市场啊! 现在朱厚熜也期待着,再经过一代人,等自己老了之后,大明的科学人才终于能迎来一个爆发的机会。 不过此时,还有一人也走入了他的视野。 是后来赐宴时,沈坤说的吴承恩。 朱厚熜倒没想到,沈坤和吴承恩还是好友。 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