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清少年时都是被人以神童出身举荐到翰林院读书的,两人相交多年,情谊比旁人要深厚许多。 李东阳倚着杨一清感慨:“你可算是回京师来了,平时我一封信送去陕西,都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能收到,更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能回信。如今我们师兄弟间有什么想说的,走几步路就能找到人!” 杨一清也是个善谈的,他与李东阳少年时便酷爱凑到一起指点江山,两人写的文章可都是极有名的。他笑道:“都说远香近臭,说不准我以后天天在你面前晃悠,你就开始嫌我烦了。” 一群人正随意地闲谈着,饭菜的香味就飘了出来,叫大伙都觉得有点饿了。随着饭菜陆续上桌,杨一清不由亲自去寻文哥儿他们,让他们别忙活了,也坐下来一起吃。 结果他才刚走到厨房门口,霸道的酸笋味就从里头飘了出来…… 文哥儿正把酸笋放进锅里爆炒,嫩黄的笋片间点缀着红艳艳的辣椒,看起来可谓是色香味俱全。考虑到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吃,他没有直接把酸笋放进米粉里,而是盛起来让大伙自己按个人口味添加。 别看他年纪不大,做起菜来却很有一手,连杨一清看了都颇觉稀奇。 杨一清边招呼他们去坐下吃饭边朝文哥儿笑道:“看来你小子不仅会吃还会做。” 文哥儿道:“谁不会几个拿手菜啊?三先生都会!” 文哥儿是在李东阳他们这堆最爱搞聚会的人之间长大的,早把李东阳他们的绝活都学了个七七八八,谁家有什么拿手好菜更是门儿清。 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在杨家吃了顿乔迁饭,文哥儿亲自炒的酸笋大受好评,都觉得酸香爽口特别下饭,他们能就着这盘酸笋吃个三大碗米粉! 当然,来的人多了,其他菜也没留下多少,最后基本看不到什么剩菜。 李东阳还喝了个大醉,被人扶着送回家去。 杨一清喝得没李东阳多,但也有几分醉意,客人散去后便独自坐在那儿喝茶醒酒。胡氏见了,端了些点心过来给杨一清送茶,嘴里说道:“你少喝点浓茶,喝也得吃点茶点垫着。” 杨一清闻言点点头,伸手拍拍胡氏的手背说道:“辛苦你了。” 胡氏笑了起来:“有什么辛苦的。” 她嫁到杨家没几年,身上就有了诰命,丈夫四十出头就是正四品官,与阁臣乃是同门师兄弟,谁见了她都得给几分笑脸。她在家里不用侍奉公婆,什么都能自己做主,日子轻松得很。 唯一不太如意的可能就是子嗣问题,杨一清的身体情况要不了孩子。不过子嗣什么的也不是非要她自己生不可,丈夫都说了,兄弟家中的孩子她可以挑看着顺眼的过继过来。 胡氏对这样的生活是极满意的。 另一边,文哥儿在人杨一清家霍霍了半天,还揣了包化橘红去找老丘,说这可是广东特产,说不准能叫老丘喝出家乡的味道! 这种借花献佛的事他干得再自然不过。 丘濬:“…………” 谢谢,但我老家不是化州。 不过琼州和化州之间只隔了个雷州,算起来确实离得不远。丘濬说道:“没想到这杨应宁还在化州住过许多年。” 文哥儿道:“是他父亲当年在化州当过同知,不过他出生的时候,您都考上进士啦,肯定不知道他!” 丘濬觉得自己一不咳嗽二不积食的,没必要霍霍掉人家化州老乡捎给杨一清的化橘红,便让人先收起来备用。他不免要教育文哥儿几句:“哪有去别人家做客还带东西走的道理?别人跟你客气几句你还当真了!” 文哥儿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