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就必须得度过百里重洋,无必胜的把握,战败则又启战端遗患无穷。眼下‘三藩’虽平,狼烟未熄,吴三桂的孙子还在云贵边境作乱,尚未平定。黎民屡遭战乱之苦,期待生活安定,近来朝廷屡颁谕旨,都是要僵武修文,要致太平盛世,这才是百姓所期待的,还请皇上三思而后动武啊!” 康熙倒是没想到熊赐履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又在意料之中,熊赐履向来主和不主战,所顾虑的也并非没有道理,但是与康熙的想法相左。 康熙听了熊赐履这活,好半天没有言声。 熊赐履心中忐忑不安地跪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他也怕触怒龙颜,因为之前皇上要撤三藩时,他就是力主不让皇上裁撤的。可是事实证明,皇上是对的,三藩不论撤不撤迟早要造反。熊赐履是汉臣,论起圣心和受到的重用他可以说在汉臣之中的第一人,所以不得不常常为了天底下汉家的黎民百姓多请命。 建宁打破沉默说道:“熊大人,我也有不同看法,吴世蟠那支残部已经是强弓末弩,举手可灭,不足为虑。台湾才是如今的心腹大患,如果任由台湾不断骚扰我国东南沿海,致使海疆不稳,黎民照样难以安稳。别忘了东南是天下的粮仓,如果粮仓有失,将为祸全国。而且自汉以来,台湾便是中华版图。一郡不治,也是宰相之过。连宋□□赵匡胤还懂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呢,皇上是英明圣主,岂能看着台湾不归版图,江山不得一统?” 这番话说的掷地有声,众大臣尚未答言。 康熙已经抚掌说道:“不错!建宁的‘一统’二字用得绝妙!这正是朕的心声!秦皇扫六国,车同轨,书同文,才有汉兴,国家一统百姓乐业,有了张衡仪、蔡伦纸、相如赋。到魏晋八王之乱,天下便不可收拾!唐一统天下,更呈勃勃生机。五代乱,百姓又复流离失所,百业调敝,人民涂炭……纵观史册,想要国强民富,非一统不可!朕八岁登极,十五岁擒鳌拜,十九岁决议撤藩,冒险犯难,力排众议,内内外外无一日安乐,为的是什么呢?——朕难道不想安逸?还不是一心想把一统大业建起来!你们皆是朕的股肱大臣,心要与朕想在一起,创造如同贞观之治的康熙之治。天下百姓,后世青史,不会忘了你们的!你们要好自为之呀!” 康熙的脸色有点苍白,他一点做作没有,娓娓而语,说得动情。 几个大臣先还怔怔地听,至此不由自主一齐跪下,顿首叩头:“圣上教训的极是,臣等将凛遵圣谕,至死不忘。” 康熙又说道:“熊赐履的话有些道理,论国力、军力,眼下是有些困难,朕也并没说即刻发兵。而且北方的准葛尔和罗刹国勾结极深,皆是狼子野心,妄图在大清国这块肥肉上撕咬下一块。只是你们要知道,‘先征东南再定西北’这朕制定的国策,中华版图必定再将一统。” 熊赐履不敢再坚持了,连忙叩头道:“圣上教训得极是。臣乃大清之臣,岂能坐视大清国土任人宰割。皇上既然决心已定,臣不敢再有异议,只是眼下国库空虚,兵疲将乏,只求皇上广积粮、精备兵,慎选将,时机一到,一鼓作气,以期战而胜之。” 熊赐履之前反对撤藩,今日又说出反对出兵台湾,都是跟皇上的意见相左,他自己都给自己捏了一把汗,万一哪天天威震怒,他可怎么办呢?他如此想,能进上书房的都是人精,这些如何会想不到呢?正想着熊赐履这个老夫子年纪大了,保守中庸,看不清圣心,恐怕失宠之日已经不远。 建宁不经意的说道:“皇帝哥哥,太子已经三岁了,他天资聪颖,现在很多话都听得懂记得住。别的阿哥虽然是六岁进学,但是太子是一国储君,肩负未来国家重任,不能只想着安逸,也是时候开始读书了。至于太子太傅的人选,还要皇上圣心独运,选用博学良才才是啊!” 康熙沉吟片刻说道:“熊赐履是文坛领袖,又是朕的肱骨之臣,你能忠君直谏,必定能严厉管教太子,把太子交到你手上朕很放心,传旨,拜熊赐履为太子师,日后负责教导胤礽的功课吧。” 熊赐履激动得老泪纵横,道:“臣叩谢皇恩!臣必定竭尽所能,倾囊相授,将太子教导成才。” 众人都没想到已经显出败落迹象的熊赐履,竟然被三公主几句提醒,就得了太子师那么个荣耀显贵的活,看来皇上对他不但没有不信任,反而委以重任,明明是。 出了乾清宫,明珠和索额图这两个老对头走在一起,明珠说道:“索相,现在上书房的形势堪忧啊,之前就有陈廷敬,熊赐履这样名满天下的汉臣,又来了一个周培公,连三公主都开始参政了,我看她明显是倾向于汉臣那一方。上书房只有咱们两个满族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