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带回来的都是好东西,她得藏好了自家人偷偷吃。 安安在学校发生的事,姐弟俩还没有告诉她,怕她知道了上火。 叶纤红这次回来,是跟爸妈商量圆屋酒的事。 农村房子造好后,就要办圆屋酒,这酒席的规格一点不比结婚办喜酒档次低,叶纤红趁着有空,跟爸妈定下章程,好让爸妈提前准备。 中午的时候,父亲从厂里回来了,带回一个好消息。 原来昨天肖市长就派人来厂里了,看到改进后的样品,非常满意,安排他们尽快生产出十台的成品,等肖市长跟建设局的人协调好具体的安装位置后,将第一批书报亭建好。 这确实是好消息。 公家办事拖拉,一件小事都要研究无数天,书报亭项目能这么快进入安装阶段,跟肖市长盯得紧有关,叶纤红对这个进度非常满意。 只要把亭子安装好,让下岗职工尽快租到手,解决生存问题,叶纤红他们才能拿到钱。 “爸,每个亭子的造价成本你算出来没有?”叶纤红问道。 “没有,只有一个大概数。”郑建国回答道。 “哦,那你有空把这些数据写下来,交给肖市长他们看一看。”叶纤红提醒道。 倒不是怕他们误会自己贪污,主要是一起合作,一些资料公开比较好,大家堂堂正正赚钱,合作起来才愉快。 “没问题。”郑建国回道。 想了想,他又说了一句:“你说要不要请个会计,替我们算成本,我对这个不太懂,只知道具体的材料成本,至于其它的,我都不知道怎么核算?” “哦。”叶纤红想了想,有点搔头。 爸爸说的是事实,开工厂的,产品的成本不能单算材料成本,这涉及到大量的专业知识,她也一知半解,提供不出意见。 或者像前世有些小企业一样,找一个兼职会计?每个月替他们做一下帐? 这倒是可行的。 想到这里,她对父亲说道:“那你把材料那一块的成本做出来,其它的我到时请个专业会计来帮忙做。” “好。”听女儿说找专业的人来做,郑建国松了口气。 他以前只是厂里的负责机械的师傅,还真的没有统筹管理过一家企业,现在也是边做边学,关于会计的事,他还专门找过以前工作那家厂的财务,问他做帐的事,没想到听得一头雾水。 会计那些专业知识太复杂,他觉得以自己的文化水平,肯定学不会,所以放弃了。 “家里来客人了?”突然听到一个男声在门口问道。 “没有,是我家小红自己开车回来了。”奶奶在外面自豪地回道,把开车两个字咬得特别重。 “哦,小红还会开车?那真不得了?”一个年纪大一点的男声在外面羡慕地说道。 “她也是刚刚学会的。”奶奶的话听着在谦虚,但是声音大得足以让附近的人都听得到。 叶纤红有些好笑,奶奶什么时候也以她为荣了? “小红会开车好啊!以后你想去城里了,可以坐小轿车去了,享福啰——”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说道。 “这是当然。”奶奶得意地回答。大概觉得车子不是自家的,有些不好意思,又吹嘘道:“我家小红对象是虞城的警察,现在有单位的边三轮开,什么时候开腻了,就自己买辆小轿车来开——” “啧啧,那是当然。”一个年轻男人附合道:“她自己现在就是老板,建国哥又是厂长,别说买一辆,就是给家里人每人买一辆,也是小意思啊!” 叶纤红听他们信口胡吹,觉得好笑,倒是有一件事提醒了他,有机会得让爸爸也学一下驾驶,考一本驾照。将来条件允许,给厂里买辆车,方便他办事。 总不能一个厂长,一直像个农民工一样,天天骑着辆老二八进进出出。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