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趾高气扬,还以为是个很有骨气的人呢,原来只是绣花枕头。
大概是丢脸丢大发了,第二日文穆就带上小外甥离开了景安城,到平昌落脚。
“月贤,你交的那几个朋友,倒也……也还算不错。”
去平昌的马车上,文穆试探着和外甥说话:“那个叫沈长林的,可以相交。”
林月贤撩开车帘看窗外风景,面对小舅的话,回了两个字。
“呵呵。”
“沈长林,沈玉寿,有人找!”
这日上课间隙,门房突然来学堂门口喊道。
沈长林和沈玉寿正在和同窗讨论方才做诗时用的几个韵脚,闻言立即往府学门口走去。
一开始,还以为是白雪来送小食给他们加餐,岂料是王巡检,身边还跟着两个弓兵,推着一辆车。
“这是,书?”
沈长林和沈玉寿惊讶极了,走近翻看,车上是整套的《水经注》《天工开物》《考工记》《资治通鉴》等书,全部崭新,一看就是从书局新买的,这些加起来少说也要大几十两银子。
“给我们的?”沈长林瞪大眼睛,难以置信。
王巡检冲他眨了眨眼睛:“当然,这是你应得的。”
一瞬间,沈长林明白了什么,王巡检一定在捞文穆的过程中捞了外快。
事实上,王巡检捞了三百两,这份银子他没有独占,但又不便给沈长林现银,干脆去书局买了好些书搬来。
读书人,就是稀罕这些,他懂。
作者有话说:
文穆:打脸来的好快感谢在2022-05-27 23:32:12~2022-05-28 23:33: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橘橙33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宛若夏花 1瓶;
第49章 进考场
◎院考正式开始【合更】◎
在弓兵的帮助下, 所有的书都搬回了斋室。
“我走了。”王巡检来得快,去的更快,进城一趟, 他怎能不去永康医馆看魏医士呢。
他走后,沈长林沈玉寿立刻愉快的翻看起那些新书来。
新书扉页上带着浓郁的松烟味, 格外好闻。
沈家兄弟得了一车新书的消息,在同窗间小小的轰动了一阵,不少人来串门, 都想一睹为快。
府学的藏书阁有很多书籍, 种类齐全,但能借出自由翻阅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像《水经注》《资治通鉴》这样整套的书,便是不许外借,只可在藏书阁内翻看的。
“长林兄,《考工记》可否借我一观?”
沈长林欣然点头:“自然可以,但这些书都是整册的,借来搬的又重又容易弄丢, 你就在我们斋室看吧, 不要带走。”
对待书册诗卷, 沈长林向来持物尽其用的态度,看的人越多, 越能体现书的价值。
但经历过砚台事件后, 他不想重蹈覆辙, 书只要借出去,哪怕千叮咛万嘱咐, 也摆脱不了被传借的命运, 与其这样, 不如从源头遏制。
“嗯,行,我回斋室将椅子搬来!”
同窗们听沈长林这样回答,开始时稍有几分沮丧,但转念一想,还是比去藏书阁看要方便。
再说,在这看书不必遵循禁言戒律,可以随时讨论心得,不失为一件美事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