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如秀对着阮于氏笑了笑。“大嫂,等我有空的时候,我就教明志识字。”她哪里来的闲功夫,要学厨艺要学着管家,还要做自己绣嫁妆,还要做绣活挣钱,给自己打两件金头饰,爹娘那边只怕给不了她多少,二哥眼看也要成亲,都得靠她自己来。既然订了亲,逢年过节也得给未来的婆婆,还有子善做鞋子。 “好勒,我看呐,他现在也小,你一天教他一两个字也就差不多了。”阮于氏倒也知道,小姑子现在忙着呢,没什么过分的想头。她就是想让小明志沾沾边,看看他是不是个读书的料,如果是的话,就得早早的打算起来。 听着这话,阮如秀就应得实诚了点。“好的大嫂,下午我寻个空,带小明志玩会。” “如秀这是头回做呢?味道可真好,满口留香呀。”阮永氏接过大嫂给她的红豆糕,尝了口,眼睛都快眯成条逢,夸奖着。“如秀这孩子可真聪明,光看着书就能做出这么好的糕点来,难怪都说读书好呢。” 阮刘氏见闺女和儿媳说完话,立即招了招手。“兴业媳妇你快来尝口,如秀做的特别好吃,比店里买的还好。”说着,伸手就要抱小孙孙。“来,抱抱咱们的小明志,奶奶给你喂姑姑做的红豆糕喔。”她是打心眼里高兴,明明是在站在屋里,却像有阳光落在她脸上般,发着光呢。 阮如秀看着只剩下三分之二的糕点,顿时就皱了眉。“我还想送点给子善尝尝呢。” “咱们再做,没关系的,我来给你打下手,剩下的呀,等你爹他们回来,也让他们尝尝,咱如秀是越来越贤惠了。”阮刘氏压根就不觉得这是件事。 “娘我刚刚就跟你说过,这是要给子善的。”阮如秀不悦的说了句,又道。“算了,我明天上午再来做。” 阮刘氏见闺女丢下句话就离开了厨房,抱着小孙孙有点尴尬,对着妯娌和儿媳讪讪的笑了笑,一时间不知道要说什么。 “难得的心意呢,让咱们给吃了,也难怪如秀不高兴,没事,明天上午我过来给她打下手。”还是阮于氏怔了下,笑着圆了个场。暗暗砸舌,这些天眼看着小姑子改变了许多,没想到,脾气还是这么大,这嫁了人给人儿媳,这脾气可不行呢。说起来,她在家里当闺女时,脾气也挺大,那会全家上上下下都宠着她,可她脾气大也没大到小姑子这份上,一点都不知道顾及。 际永氏看着红豆糕,说道。“这个搁橱柜里放着罢,等大哥他们回来,吃凉的也美味。还是搁锅里温着?就怕过了头,失了这股口感。” “隔橱柜里放着。”阮刘氏应着,把小孙孙给了儿媳,从橱柜里拿了只碟子出来。 从厨房出来后,离午时还有点时辰,阮永氏回了东厢,阮刘氏回屋里做绣活,闺女要嫁进陈家,这嫁妆自然得厚些,手里攒的算是分家时得来的银子,连四两银都凑不够,她和丈夫商量着,好歹得凑个五六两的嫁妆,在农家来说,这算是丰厚。只是这么一来,二儿子娶媳妇这事,就得往后搁搁来,搭建个屋从这里搬出去,这两年想都不想,得先给儿子成亲,拖到二十岁是怎么着也不能的。 阮于氏带着儿子进了公婆的屋,她知道婆婆的心思,就把儿子放在屋里玩,边带着儿子边帮着打打络子,她会的络子也就那么几个,一个能卖两三文,积少成多,慢慢来,也是钱呢。 “如秀这孩子脾气挺大。”阮永氏进了屋,见闺女在屋里,做绣活时便念叨了句。她也觉得,把红豆糕吃了不算什么事,没想到如秀会有这么大的反应,早知道,大嫂给她红豆糕时,她就不该伸手接。 阮初秀冷不丁的听到母亲的唏嘘,讷闷的问了句。“娘怎么了?”难道不是如秀对她有敌意,是她今个脑子发抽,对谁都有敌意?想着想着,她思绪越飘越远,大姨妈来了?来大姨妈确实是件很烦躁的事,燃点相当的低。 “如秀在厨房里做了点红豆糕,说是要送给陈秀才,我和你大伯娘太高兴,就伸手拿了块尝了尝。”说着,阮永氏有点脸皮子发热,干干的笑了笑。“如秀说明天上午再做过,就回了屋。” 阮初秀看了眼外面的烈日。“难道她还想顶着大太阳去趟杏花村送红豆糕?不急在一时,完全可以再做过一份红豆糕嘛。” “也怪我们,拿起来就吃。”阮永氏到底没有多说什么。“如秀说她会做红豆糕是从书上学来的,这孩子跟着陈秀才还学会了认字呢。”眉角眼梢的都透了股高兴。 在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地位很高,尤其是在庄户人家眼里,能识字也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很多人终其一生,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呢。他们对有功名的读书人,存着相m.pArTSorDeR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