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化验好了,直接在外面买了树苗跟种子,等到再进山的时候,学校已经成立了,不收钱,但是教孩子们读书写字。 文明的开化,是最好的开化了。 学校周边的地,就带着孩子们一起种植,课余的时间,就去给庄稼浇水,然后给果树生长。 果树处理起来很麻烦的,尤其是橙子树,要提起拉枝,然后又去裁剪,又要去看开花之类的。 那祯禧他们也不懂,但是可以看书,可以试验,你只要有心去观察,总归是能成功的。 尤其是带来了一种新型的经济作物,那就是荞麦。 荞麦我们国内不太吃,但是日本跟韩国,尤其是俄罗斯地区,特别喜欢荞麦,市场是有的。 那祯禧平日里就上课,带着孩子们一起学国学,数学,什么都教。 因为她长得漂亮,白嫩嫩的,又极为温柔,因此孩子们都喊她,“小那姐。” 那祯禧很少讲外面世界的繁华,这里的落后,她很避讳说这些。 有孩子也好奇,“外面有什么?” “跟这里一样的,只是吃的不一样,喝的不太一样,但是总而言之,大家都是好不容易吃饱饭。” “我爸爸说,外面比我们这里好。” 那祯禧知道外面要比这里好,但是仅仅是就物质生活而言的,可是她不能跟孩子们说这些,她弯着腰去捡荞麦,“我觉得在哪里都很好,在外面也很好,在你们这里也很好,因为我一样能吃饱,一样做我喜欢的事情,一样很快乐。” 孩子不明白,只觉得很新奇,其实也知道,他们这里不好,可是那祯禧说的话,就记在心里面了。 很有意思了,永红是教英文的,但是孩子们听不懂,她也觉得对这些孩子来说,英文学得好,不如去学算数去,因此苦哈哈的,到山上去找各种植物了,愣是给写了一本大凉山植物图鉴。 荞麦丰收了,不多,但是那祯禧插着腰,站在那里看着罂粟田,心想早晚让你滚蛋了,恶狠狠的,然后又去捡荞麦。 一年以来,笔耕不辍,晚上的时候写文章,她记录在这里的生活,一个人在这边,虽然有同学们,但是晚上的时候,也会觉得很孤单,也会觉得寂寞。 这个时候,写一点东西,无疑是最好的,她一笔一笔的写着,就跟写日记一样的。 然后谁要是出山的时候,她就托人给邮寄到上海,给冯二爷看看。 冯二爷有时候会收到一盒子那么多,都是交通不便,不好出山,才积攒了那么多。 他看了,然后也不对着家里人说,他一年前,新开了一家小报社,主要是为了给那祯禧一个平台,说实话,看得人不多。 冯二爷还得给自己老婆做营销,就跟买头条一样的,找大报纸刊登,打广告。 慢慢地累积人气,倒是也算还可以了。 读了两篇,老太太那边催着喊他吃饭,他不好让老人家等太久,只得吃饭去了。 他在家里面,越发的跟隐形人一样的,尤其是冯大爷一直住在老宅里面,上桌子就吃饭,跟我说话我就说,不说话的时候就走人。 一来,就看到老太太脸色不好,不轻不淡的,见到他也没有说话,冯二爷心里面叹气,看寒秋的脸色,也果真是强颜欢笑的跟自己打招呼。 他不吭声劝老太太,只是夹菜的时候,可劲儿的夹着,觉得真没有必要。 寒秋现在情绪有点不好了,她想怀孕,可是怀不上,那肯定是着急了,尤其是大爷现在事业有成,她也怕,怕到时候纳妾或者是怎么样的。 老太太就看不惯两个人来回的折腾,因此喊了老大来,当着寒秋的面,两个人说清楚。 寒秋的担心她知道,她也理解,因此就跟老大说了,“你如果想要自己的孩子,那就继续生,如果寒秋愿意,你可以纳妾,如果她不愿意,我也觉得可以接受,你们怎么商量都可以。” 老太太就看够了,每天看他们就别M.PaRTSORDer63.coM